清明復活皆茹素

發佈時間: 2019/04/12

清明復活皆茹素

到了清明,真的是大地回春了,香港更熱至28-29°C。清明是踏青郊遊的日子,後來變成掃墓、祭弔祖先的節日,之前則是寒食節,所以,清明應該是茹素的。

基督教復活節也在清明附近,星期五是耶穌受難節,所以也吃齋,基督教的吃齋是可以吃魚的。現在意大利很多內陸城鎮,也只得每星期五有新鮮魚檔開市,因為有很多人一年每逢星期五都守齋,不吃肉,只吃魚。

我的感覺是,復活節星期五就像中國人的年初一食齋;而更虔誠的信徒逢周五守齋,就好像信奉觀音的人逢初一、十五食齋。

受崇佛的梁武帝身體力行所影響,中土吃齋真是很齋的,幸好漢朝發明了豆腐,提供了更多的植物蛋白質(西方沒有豆腐,就要吃魚了),所以中土僧侶吃齋仍然吃得紅紅白白,身強力壯。

今年清明本欄放假,剛巧朋友送來一部《國菜精華》,看了幾個通宵,排解從法國回來的時差。

此書堪稱巨著,搜羅挑選了從殷商(公元前一千多年)到清朝的一千多道菜式,錄其出處、分門別類,可見原來早在3,200年前,那時已經有銅造的氣鍋,所以氣鍋雞是很古老的菜式了!

中國人吃齋以前並沒有特別名堂,宋人筆記才有羅漢齋之名,而且是註明廣州供外來僧侶吃的。此名見於朱彧的《萍洲可談》,但是他沒有提及材料。到了元朝,才有詩人鮮于樞提到童炒羅漢菜,而清末薛寶辰《素食說略》則提到,是用菜蔬瓜蓏之類,與豆腐、豆腐皮、麵筋、粉條等,以香油炸過,加湯一同燜,後來羅漢齋就更多姿多采了!

至於羅漢齋究竟用甚麼材料呢?附會的當然會說要用18種食材,以符18羅漢之數,但其實羅漢數目甚多,18羅漢是中土發明,加入了玄奘法師和濟公,先前則是16羅漢。此外,還有500羅漢。所以,吃羅漢齋實在不必拘泥材料品種,修行人更不會講究色香味,但我輩凡夫俗子,當然要研究怎樣煮才更好吃了!

煮齋菜,有了豆腐製品和麵筋製品,味道就豐富多了!單只是豆腐卜煮大豆芽菜,已經非常鮮美,再加上各種菇、筍、菜蔬,必然可以變出數百道菜式,更何況,腐竹、枝竹、甜竹、豆腐、豆乾、豆花、豆漿加上麵筋、生筋,再添加印度、中東、東南亞的香料,只要不涉五葷,就可以生出無窮變化……在此清明和復活節之間的星期五,本欄也吃一次齋!

茹素相當環保!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劉致新 權威的紅酒評論家、著名品酒家及美食家、《酒經月刊》總編輯,喜歡飲食和學習古老飲食文化。
欄名: 醉飽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