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飲礦泉水 小心生腎石

發佈時間: 2019/04/16

長飲礦泉水 小心生腎石

東江水的水質安全問題一直令人關注,部分人就索性在家中設置水機,長期飲用蒸餾水或礦泉水。有專科醫生表示,長期飲礦泉水令重金屬積聚體內,難以排出體外,增加生腎石風險。有生物及化學專家則提醒,除勿長期飲礦泉水外,飲太多有味電解水,亦會增患腎病及糖尿病風險。

部分人家設水機,無論飲水、煲湯都用蒸餾水或礦泉水,但究竟對身體可有不良影響?生物及化學專家關志邦表示,身體需要足夠水份促進新陳代謝,無論是飲水喉水、蒸餾水或礦泉水,只要水份足夠達至新陳代謝的目的,相信3者功效分別不大。至於飲用有汽礦泉水及有味電解水,過去外國有醫學文獻指出有氣礦泉水不會影響腎臟,反而長時間飲用加糖的有味電解水,會增加患腎病風險。

常喝電解水 增糖尿病腎病風險

關志邦解釋︰「有汽礦泉水只是添加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溶於水,令水會偏酸。飲有汽礦泉水對腎臟沒甚影響,反而因水屬偏酸,會侵蝕牙齒表面琺瑯質,增加蛀牙機會。」此外,長期飲用有味電解水,攝取過多糖份除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丶痛風等風險外,亦加重腎臟負擔。「若運動完或出汗後,身體會流失大量電解質。此時,飲用電解水,可快速補充鹽份及礦物質,在這個時候選擇電解水比蒸餾水更理想。」

部分人會煮沸蒸餾水或礦泉水才飲用,以為這個做法更安全。關志邦則指出,蒸餾水加熱後對本身的成分沒有影響,而煮沸礦泉水令部分礦物質沉澱於煲底,「沸騰過程中部分水變成蒸氣,礦物質濃度上升,部分會形成一層薄薄的結晶體。」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黃國田表示,如長期飲礦泉水,部分礦物質如重金屬會積聚於體內,增加形成腎石的風險。「大部分礦物質如鹽份,可透過大、小二便排出體外,惟當濃度太高的話,會形成結晶體,即生腎石。」

其他食物含礦物質 毋須靠飲水攝取

即使平時不飲礦泉水,黃國田指市民可透過其他食物攝取礦物質,如海鮮、海鹽及海苔等,均含豐富鉀及碘等,以補充身體所需礦物質。因此,市民毋須靠飲礦泉水以攝取礦物質。

記者︰翟秀娟

編輯:林子豐

美術:陳超雄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