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減肥心理學

發佈時間: 2019/06/17

運動減肥心理學

不少人經常出入運動場、健身室,為的是要多做運動減肥。根據鍛練激動量表(MPAM-R scale),人們做運動除了減肥,還希望通過運動保持健康、增進社交,以及改善體形外貌。多年來不少與運動相關的研究,都發現能力動機、樂趣動機是決定人們能夠養成運動習慣的關鍵。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相比無氧運動,帶氧運動更能使人堅持運動習慣。因為帶氧運動的選擇較多,如踏單車、游泳等,這些運動需要較多技巧和鍛練,而且有較多與人交流的機會。

雖說運動對人的身心有益,但為甚麼人們總是輕易放棄運動習慣?學者Whaley和Schrider指當大部分人看到運動成果不符合預期進展時,就會放棄運動。心理學上「自我決定論」探討人類個性與動機。套用在運動心理,假如人們為了與個人健康相關的內在動機,而進行運動,代表他具有較高外在自我價值和心理健康,其運動習慣也就較持久。相反,假如人們只是為了與外形相關的外在動機而進行運動,他們可能使用極端減肥方法,也較容易放棄。

要保持運動習慣,就要減少依賴「意志力」,循序漸進抽出時間運動,並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以提升內在動機。建立明確具體的運動目標之餘,也可以與同伴一起運動。養成運動習慣需要長時間,更重要的是要定期檢視自己的目標進展,並適當調整。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黃仲遠、李秋婷 港台節目《捉心理》,逢周日晚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一台播出。
欄名: 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