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牆倒下︰德國歷史博物館新翼

發佈時間: 2019/06/21

圍牆倒下︰德國歷史博物館新翼

公共博物館擴建設計,是貝聿銘建築生涯的重要部分。他以匠心獨運的創意,解決不同地域和時代的設計難題。從上世紀70、80年代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到巴黎羅浮宮,一系列博物館、藝術館的擴建工程,是貝聿銘留下的傳世作品。

於2003年落成的德國歷史博物館新翼展覽館,便是貝聿銘其中一個文教建築擴建的例子。1989年11月,分隔東西柏林數十載的圍牆倒下,德國經歷巨大的意識形態轉變後,資本主義主導的西德與奉行社會主義的東德合併統一。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的成功,令貝聿銘聲名大噪,德國政府便委託他為那位於東柏林、經歷戰火洗禮後唯一倖存巴洛克式風格的德國歷史博物館(Armoury)進行擴建設計,增加展覽空間,以求將東西德兩個截然不同的歷史記憶,重新梳理和整存,讓市民認識國家的過去,鑑古知今。

貝聿銘便為這厚重歷史建築加建新翼。於這18世紀巴洛克氛圍中塑造一座走向21世紀的現代建築,他拿出其招牌幾何——充滿雕塑感三角形的體量,配以弧形透明玻璃盒,戲劇性地演繹厚實和通透的和諧共處。入口貌似菲林筒的玻璃旋轉樓梯,更成新翼的聚焦視點,與弧形落地玻璃幕牆互相輝映。

「用光來做設計」是貝聿銘的經典名言。通透玻璃天窗和全幅幕牆,志在將自然光引入室內,讓人感受開闊和大氣,使內外景觀渾然一體。這讓我想起18世紀意大利建築師和雕刻家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開拓了多重空間透視的板畫藝術。而貝聿銘於室內中庭和流動空間建立連接橋、大樓梯、行人步道、橫跨兩層的圓形開孔,在有限範圍內營造了豐富多變和充滿張力的視覺空間,讓參觀者可從不同方位和高度去探索各流動空間的互動關係,多角度欣賞館外的歷史建築和城市風貌。貝聿銘稱新館為「城市劇場」(Urban Theatre),跟Piranesi多重視覺構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同樣發生在1989的時間軸上,柏林圍牆倒塌後,這博物館便讓市民更認識國家和歷史的來龍去脈。反觀我城,30年前的傷痛,100萬香港人上街;30年後的今天,200萬人和平遊行,反惡法、斥濫暴、撤控罪。相隔30年令港人憤怒的兩件事件,未必能記載於歷史博物館,卻將永遠寫入港人心裏的史冊。若然政府不放下傲慢姿態去回應滔滔民意,相信下一波Hongkongers Assemble會再創歷史紀錄!(貝聿銘作品回顧系列之二)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晧忠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