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play心理學

發佈時間: 2019/06/24

Cosplay心理學

每年香港動漫節都會看到不少裝扮成動漫角色的人,看上去栩栩如生,這種角色扮演稱為Cosplay。Coser通過服飾、道具、化粧和身體語言等進行模仿,每個細節都一絲不苟。Reysen等人曾研究Coser與人格的五大心理特質之間的關係,發現他們通常較外向、盡責、具親和力,而且具有較大的經驗開放性,在想像力、審美和內心感受等方面較敏銳,但其情緒穩定性較一般人低。

Coser對於自己扮演的角色非常投入,在心理學上可稱為移情作用。他們認為虛構角色也同樣具有性格和情感,是自我投射。因此Coser會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理解人物,視角色為自己的同儕。另外,Cosplay的行為某程度上也達成補償作用,通過強調自己渴望達到的特質,來掩飾個人弱點;或者通過在另一領域獲取滿足,藉此補償自己在其他領域面對的挫折。

Cosplay的魅力所在就是讓人戴上「人格面具」。在角色扮演中,Coser能夠變成自己憧憬的角色,消除精神緊張,而且將角色與個人內心同化,減低自卑感之餘,也激發表現力,使大腦因此而變得活躍。

Cosplay需要大量美術、化粧等技巧,可以發揮個人的表演慾及演藝技巧,還可以縮窄「理想我」與「現實我」的差距,為日常生活帶來正能量。因此Cosplay不只是遊戲,更是一種獨特的表演藝術。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黃仲遠、李秋婷 港台節目《捉心理》,逢周日晚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一台播出。
欄名: 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