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麗
黃雅麗

觸不到的她

發佈時間: 2019/07/12

觸不到的她

我不習慣以聲音向智能裝置發出指令,總覺得很彆扭,但未來可能不得不「屈服」,因為以聲音來和電腦互動將非常普遍。

趨勢之一是智能揚聲器(smart speakers)市場漸漸龐大。Amazon在2016年推出Echo,附人工智能助理Alexa,冀以此不起眼的「揚聲器」進佔人工智能市場。此奇招漸見成效,去年美國的智能揚聲器用家增長40%,逾6,600萬人(即超過四分一人口),其中Amazon Echo佔61%,Google Home屈居其後,佔24%。眼見智能揚聲器得到市場接納,其他對手如蘋果、三星、傳統音響專家Bose,以及百度等更蠢蠢欲動。

比智能揚聲器更早融入日常生活的,是安裝在各智能電話中的語音助理。按英國Juniper Research的調查,截至2018年年底全球共有25億具人工智能的語音助理;估計到2023年,「人數」將達85億,和全球人口差不多。

大家不妨猜一猜,這些「助理」的「性別」以何者為多?顯然是女性。蘋果的Siri和Amazon的Alexa都是女生名字,而它們在智能電話和智能揚聲器中都佔主要市場。大部分語音助理的設定為女聲,惟Google刻意把語音助理的聲音調至中性。有這樣的結果毫不出奇,因80%人工智能的研發者都是男性(其中尤以來自較優渥背景的白人為主);在研發人工智能的科企巨頭中,Facebook的女工程師佔15%,Google更只有10%。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月前發表報告,指以女聲為主的語音助理加劇不利女性的性別定型,而隨智能揚聲器和語音助理的普及,這現象將更趨明顯。一班語音學家和技術專才針對這種性別定型,混合了廿多把聲音(來自男、女、跨性別人士等),「調製」出一把中性的聲音Q,其聲音頻率為145Hz,是男人(80Hz)和女人(220Hz)之間。不知將有多少語音助理採用這把代表包容和進步的「第三性」聲音?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黃雅麗 《創業大時代》作者、初創公關顧問
欄名: 創業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