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紹榮
謝紹榮

「強迫金」是怎樣煉成的?

發佈時間: 2019/07/17

「強迫金」是怎樣煉成的?

上回提到強積金為何變成「強迫金」,究其原因離不開「表現差」。雖則導致強積金回報差的因素眾多,但強積金管理費用高昂卻肯定是元兇。強積金管理費用大概可以分為兩個組成部分︰⑴強積金受託人的信託行政費用;⑵基金公司向客戶徵收的基金管理費用。由於上回本欄已提出如何減省行政開支建議,故不贅,今回集中討論後者。

要降低價格的不二法門是引入競爭,然而為何在過去廿載,眼見強積金基金選擇多了,基金管理費用卻未見大幅回落呢?很簡單,因為新增的「競爭者」,貌似聯盟多於挑戰者。

試想在高級食肆林立的高檔商場內,吃一頓飯最低人均消費約200元。有一天,商場管理公司收到商場內工作的員工投訴,指難在商場內尋找便宜食店。有見及此,管理公司便引入更多食肆,希望藉競爭降低食物價格,可是過了不久,管理公司又再收到類似投訴。

管理公司主管心有不甘,便跟員工代表理論︰「我們已引入競爭,降不了價,也怪不了我們。」員工代表卻冷笑回應︰「你們只引入高級餐廳,但不引入快餐店,食物種類選擇再多也無助解決問題。」故事就此告一段落,讀者們想必明白箇中寓意。

強積金核心機制在於「強制性每月供款」,那麼為何打工仔只可選擇月供委託人指定的基金公司基金,而不能直接月供在港交所掛牌的指數ETF呢?

(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謝紹榮 跨國保險集團前亞洲區投資管理總監 本專欄推廣個人財務教育
欄名: 錢以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