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玻璃心

發佈時間: 2019/07/29

人人都有玻璃心

近年人們不時會用玻璃心一詞來形容一個人的內心非常脆弱敏感,從心理學理解玻璃心,與一個人的心理韌性相關。《心理韌性訓練》的作者、德國病理心理學博士丹尼斯‧穆藍納,指這是一個人平心靜氣及理性思考的能力。心理韌性高的人懂得適時示弱,並懂得及時求援。不過,當人們把這種特質極端化時,便會變得自我和自卑。

玻璃心的出現,其實是因為人們得不到別人的肯定與認同,因而產生憤怒和挫敗,並以負面方式去解讀別人的說話,甚至表現出敵意反應。其次,它源於自我保護,這些心理脆弱的人帶有自卑感,難以肯定自我。由於認為自己某方面能力不足或表現欠佳,所以他們傾向認為別人的批評是在指摘和否定自己。總括而言,玻璃心為人們帶來不少負面心理影響,因為他們總是活在別人的眼光下,認為其他人都在針對自己。久而久之,他們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變得畏首畏尾,甚至會糾結於自己的錯誤,長期無法釋懷。

我們可以嘗試發掘自己擅長的領域,從中建立自信,即使在其他領域失敗了,仍可意識到自己還有不少長處。其次,我們要辨識負面情緒的來源,以客觀中立的角度接收外來信息,並停止對號入座。每個人生命中也有玻璃心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強化心靈,不妨將這些自救的方法好好收起。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黃仲遠、李秋婷 港台節目《捉心理》,逢周日晚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一台播出。
欄名: 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