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酸」內褲防感染 效用成疑

發佈時間: 2019/07/30

「弱酸」內褲防感染 效用成疑

近年網上流傳酸性環境有利人體益菌生長,有產品聲稱若內衣褲屬弱酸性,可減下體感染風險。有皮膚科專科醫生則指,人體表皮天然維持在pH4至5的「弱酸」狀態,外力干預作用近乎「零」,理想的內衣褲只需吸汗、清潔及寬鬆即可。

人體的酸鹼值如何影響健康?皮膚科專科醫生侯鈞翔解釋,人體表皮天然處於pH4至5的「弱酸」狀態,血液則為pH7.4左右︰「一般人的身體均非處於無菌狀態,而是與非常多的益生菌和細菌『共生』。尤其是益生菌能阻止惡菌入侵身體,對避免下半身感染很重要。」

他舉例,女性在月經來潮時若流量較大,或令身體酸鹼值出現變化,令惡菌有機可乘,導致念珠菌、酵母菌或真菌感染;性行為亦會令人體酸鹼值出現變化,若不及時護理,自然亦增感染風險。

吸汗和衞生 更為重要

對於有產品聲稱若內衣褲屬弱酸性,可減下體感染風險,侯醫生表示,人體酸鹼值依靠免疫系統和細胞生態新陳代謝環境精細調節,衣物的影響反而在吸汗性和乾淨度等方面,「夏天或運動後,一般汗水和分泌較多,尤其是女性下半身汗腺分布較多,若長期焗住,感染風險更高,故選擇鬆身、吸汗的內褲,及保持衞生更為重要。」

至於內褲的款式方面,他稱應以鬆身為基本原則,雖然偶然穿着性感內褲未必會增加感染風險,但要留意蕾絲內褲可能導致過敏性皮炎,若本身皮膚敏感應要注意。「另外部分男士習慣不穿內褲,但因男性的泌尿系統和生殖器官外露,如無內褲保護容易令皮膚在行走過程中摩擦受損,亦可能引起發炎等問題,無論穿三角褲或拳擊手內褲亦可提供相同保護。」

侯醫生說,過去曾有病例是大小便後無做好個人清潔,或連續數日未有更衣,結果導致下體受真菌感染,「當中以年輕人更為高危,因為他們一般較大汗;另女性因尿道較短,亦較易受感染。」

大汗者 可增淋浴次數

他建議,本身大汗或常運動者,可考慮增加沐浴次數,及更頻密更換內褲,以減少受感染,但亦要留意過度清潔或有反效果。此外,如廁後亦毋須特別用消毒濕紙巾清理,因為用濕紙巾抹下身,反可能破壞皮膚原有酸鹼值,有利惡菌生長。

記者︰脫芷晴

編輯:林子豐

美術:熊偉然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