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間的貿易戰

發佈時間: 2019/08/02

日韓間的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是國際上的焦點,但未必有太多人知道在亞洲亦發生了貿易戰,而大戰的主角就是日本和南韓。自今年七月四日起,日本提高了三項半導體、電子產品關鍵材料出口南韓的門檻;而在南韓,民間出現了罷買日本貨的運動,有便利店更將從日本進口的啤酒落架,貼上「支持罷買行動,全國齊參與」的紙張;也有市民手持大型告示板在日本品牌的連鎖商店前,表達對日本的憤怒。

南韓網上討論區也可以看到一些熱門的帖文,有網民自製日本產品和商店的名單,呼籲國民抵制日貨,例如無印良品、豐田、Uniqlo等著名的日本品牌,都可以在清單上找到。

韓日貿易戰開打,源自日本宣布限制三種半導體材料出口,每次原材料出貨,都必須經過90日的審查,大大增加了各間南韓大廠採購原料的難度。而南韓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商三星、LG等等,長期都是向日本進口這些原材料,因此日本實施審查後,便增加了這些大公司生產上的斷貨風險。

那麼安倍晉三為甚麼要實行這個管制措施呢?貿易戰的導火綫其實是由歷史爭議引起的。去年年底,南韓最高法院就三菱重工和新日鐵住金在二戰時期,以非人道方式強行在殖民南韓時候徵用勞工,裁定向這兩間公司索償。其實之前日韓雙方已經有賠償協議,但今次法庭就裁定,認為這兩間企業需要再進一步對被徵用的工人作出額外賠償。同時,訴訟律師團更向法院申請凍結這些日企在韓國的資產,而日方就認為這個判決違反了雙方過去簽署的日韓「請求權協定」,認為事件早已告一段落,因此日本的立場強硬,亦不願意退讓,最終就以經濟制裁的手段向南韓反擊。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蔡德蕙 香港電台第一台《十萬八千里》,逢周六上午11時播出。新聞裏,有知識,60分鐘走遍世界。
欄名: 《十萬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