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廣標
曾廣標

中美「曬冷」還有轉機嗎?

發佈時間: 2019/08/09

中美「曬冷」還有轉機嗎?

中美關係由於特朗普突然宣布要向其餘3,000億美元中國貨開徵10%的懲罰性關稅而急轉直下,重開貿易磋商的良好氣氛隨即破滅,而中方也立即反制,暫停採購美國農產品及不再堅守人民幣兌美元「保7」,環球金融市場即時大亂,各地股市紛紛大跌,資金流入債市及黃金避險,金價升上1,500美元續創6年新高。一些中外專家都認為,中美已由貿易戰發展至貨幣戰,在特朗普任內將無法和解。

特朗普急向農民交代

特朗普變回「關稅人」的理由是中國正利用談判拖拖拉拉,等待美國大選後民主黨人上台,而不是真正大量購買美國農產品,使他難以向農民粉絲們交代;至於指中國沒有認真打壓芬太尼鴉片類毒品進入美國,則只是特朗普順帶向他的朋友習近平提出抱怨。

中方的說法則是,購買大量美國農產品需要時間安排,美方亦不能隨便開高價;而芬太尼主要是美國本身的問題,中國已設法打擊芬太尼,因此,美方的指控是無理的,突然增加關稅更是又一次出爾反爾,迫使中方不得不迎戰。

特朗普近期已懷疑,中方是有心拖到美國大選之後,與民主黨人重新談貿易,而中方在恢復購買美國農產品時並不積極,這使他難以向農民交代,在一些關鍵州,特朗普需要農民的支持才可以勝出,因此,決心對中國又來一次極限施壓。

他不是即時加徵關稅,而是等待9月才實行,等於給予時間讓中方考慮。然而,特朗普已多次這樣不守遊戲規則,中方的反應較他的預期來得強硬,除了停買農產品之外,還不再守住人民幣兌美元的「7算」心理大關。

當人民幣跌破7算,引來全球對中美貨幣戰的恐慌。理論上,心理大關失守,人民幣的下跌幅度可以很大,然而,中國的滙價由官方調節,跌破7算只是對美國加徵關稅的自然反應,不代表中方不再堅守穩定滙價的立場。因此,當美元整體轉強時,人民幣的跌幅其實很有秩序,主要只是跟着一籃子貨幣的走勢,沒有自行大跌。對中國老百姓來說,若人民幣持續貶值,也會引起恐慌,導致資金外流,這是中國決策層需要避免的。

穩定滙價絕對不等於操縱,這是基本常識。我認為,跌破7算只是中方的一次嚴厲警告,即是,中國是可讓貨幣下跌來對沖美國任意加關稅。對於中方的反制,特朗普暴跳如雷,下令把中國列為滙率操縱國,即可以加強對中方的制裁及向貨幣基金會投訴,而一些美國專家警告謂特朗普可能把加徵的關稅由10%加至25%,特朗普的競選運動更揚言要把中國的關稅加至40%云云。

特朗普指對中國加關稅的施壓,已令到大量外商和資金正在離開中國,然而,若果真的如此,也無需威嚇關稅要升級了。實情是加關稅雖損及中國經濟,但對美國經濟亦帶來影響,特別是最後開徵的將包括大量在中國生產的消費品,這是美國消費者可以享受較廉價產品的來源,根本上難以隨意替代。因此,威脅再加關稅只是特朗普的一場豪賭。

美方仍盼9月續磋商

當發覺可能說過了頭之後,特朗普的手下也開始出來為他補鑊,謂美方仍準備與中國在9月繼續貿易磋商,並說特朗普對於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仍然樂觀云云。這雖然主要是為了安撫市場,也是在中美關係上留有一手。

特朗普近期仍避免直接批評習近平,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網民大罵特朗普毫無誠信,但中國官方卻避免點名批評,反映出還是有所節制,畢竟中美的講和,很大程度是建基於兩國領袖的共識上。

大阪習特會的共識,應該是中國恢復購買農產品換取美國放寬封殺華為,而由於對於美企重新接華為定單遲遲未獲批,中方自必不會即時大量購買美國農產品。如今,外界都認為,這種相互讓步的共識已不再存在。然而,中美關係經常會有神來之筆,因此,也不能排除在農產品和華為問題上取得共識,使談判可以繼續進行。

我不會過分樂觀,但也不會太過悲觀。特朗普考慮得最多的是連任總統,而中國領導層也不會以為換了民主黨人便一定是更佳的談判對手。今次能否轉危為機,還要看中美能否返回大阪共識上。

(原文刊於《經濟通》)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曾廣標 著名國際問題專家和財經評論員
欄名: 國金與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