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風吹襲突面癱 按摩6個面部穴位助康復

發佈時間: 2019/08/09

涼風吹襲突面癱 按摩6個面部穴位助康復

很多病人於清晨洗臉、漱口時突然發現一側面頰活動不靈敏、口角歪斜,往往很擔心自己是否中風, 但其實有部分患者只是患了周圍性、突發性面神經麻痺, 中醫稱這類面癱為「口歪眼斜」、「口眼喎斜」。

面癱典型表現:口眼歪斜

太多數的面癱患者是在涼風吹襲後突然發作,面癱的主要特點是口眼歪斜、患側出現面部肌肉功能降低、麻木、額紋消失,不能蹙額與皺眉,眼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畏光、流淚,鼻唇溝會變淺,鼓腮時漏氣等癥狀。

脈絡空虛遇風寒致面癱

中醫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面癱多由於脈絡空虛,當遇到風寒侵襲時,經氣阻滯不通,氣血運行不暢順,阻滯經脈,導致經絡失去濡養,肌肉收縮不自主而發生本病。

臨床上發病初期多數是由於脈絡空虛,感受風寒, 而出現風寒証。 但有些患者亦會出現於感冒發熱後而表現為風熱証。 而恢復期和病程較長的患者常常兼見容易疲倦、四肢無力、面色淡白、 頭暈等氣血不足証。

中藥針灸助疏通經絡

中醫對於面癱的治療原則以祛風通絡,調和氣血為主。 醫師會根據患者的不同証型、病情輕重、病位深淺,而決定採用中藥、針刺、推拿、艾灸或外敷等的相關治療方法。 中藥常選用防風、地龍、海風藤、荊芥、蔓荊子、絲瓜絡等祛風通絡之藥物。 而針灸治療面癱效果良好,醫師主要選擇面頰部局部穴位和足陽明經穴,常用穴位為陽白穴、四白、顴髎、地倉、頰車、合谷、太衝等以疏通面部經絡氣血。

治療宜早不宜遲

面癱患者早期進行針刺及中藥的治療對預後會有積極的影響,  一般面癱患者在首2周至1個月期間治療最有效,建議急性期患者每周可進行2-4次針灸,而恢復期及後遺癥期的患者可進行每周1-2次的針灸治療。

面癱小貼士

1. 患者要避免再次感受風寒,可戴口罩令面部保暖,戴眼罩防灰塵侵入,預防感染。

2. 患者可以早晚用熱毛巾熱敷患側面部,並常用熱水洗面。

3. 患者平時可以多做一些面部肌肉的鍛煉,如鼓腮、吹氣、抬眉、鼻子或是用患側嚼口香糖,進行肌肉的鍛煉,按摩面部穴位。

4. 發現面癱時,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6個按摩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