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運動遍地開花

發佈時間: 2019/09/06

公民運動遍地開花

打從六月份開始遍地開花的公民運動,周復周,日復日地進行。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全新的社會和政治形勢。事實上,在網絡發達的世界,社會意見漸趨多元,但現有民主體制和政黨無法快速回應各種訴求的大環境,這種參與和鬥爭形勢,已醞釀甚至進行了很久,只是大家沒有留意而已。

有份積極參與「佔領華爾街」的人類學者大衞‧格雷伯,他2013年的作品《The Democracy Project: A History, a Crisis, a Movement》,就深刻分析這種運動的形態和力量。他提到傳統公民運動和新公民運動的一大分別是,前者是垂直式,有一大腦負責計劃和統籌,由上至下發號施令與建制博弈;後者則是水平形態,由很多股細小力量共同進行,大家因為需要和共同目標聚合,但彼此互不統屬,可以遵從各自的綱領和計劃活動,也可以隨時離隊,雨傘運動時所謂「拆大台」,已是明顯的例子。

既有的民主制度,還沒有真正策略去面對這種運動形式,因為收編,只能收編一部分;派糖,亦不能滿足所有羣體,只能與之鬥耐性,鬥持久力。

(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麥勁生 香港電台第一台《藍地球》,逢周一至周五播出,為聽眾帶來世界不同類別知識。
欄名: 《藍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