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抑鬱症

發佈時間: 2019/09/11

微笑抑鬱症

最近為一講座蒐集資料,在網上發現好些文章提到「微笑抑鬱症」,好奇地看看。雖然診斷上未有「微笑抑鬱症」這學名,但當中提到的病徵卻也反映部分抑鬱症病人的臨床表徵,簡單說,就是「對人歡笑背人愁」。

40歲的燕玲被診斷抑鬱症十多年。與一般認識的抑鬱症病人不同,燕玲每次見面都笑臉迎人,強作輕鬆;但細心觀察,不難看出她的表情頗為僵硬,間中已然想哭,卻又瞬間以笑遮掩。

見了幾次,燕玲仍是每說到傷心事,便以笑帶過。我抓緊機會,待她再說到傷痛處時,便輕輕叫她暫停說話,引領她感受身體,察看哪裏有不舒服的感覺。過了半晌,燕玲道︰「心口好像有塊大石壓住,很難呼吸。」到她睜開眼時,已怔怔地流下了眼淚。我輕聲說︰「讓它流淚一會吧!」她的雙眼便決堤似地哭了出來。

待她稍稍平復,便娓娓道來自己的往事︰「我是家中的大女兒,家教甚嚴,每次哭就被母親鞭打責罵,於是我不再讓自己哭,就算多苦,都要笑出來。身邊的人叫我做開心果,其實我從未開心過,中學便有自殺念頭,長大才知道自己患了抑鬱症。」

見燕玲一向設法與內心感受隔絕,便引導她重新建立與身體的聯繫,從留意身體感覺來認清自己的情緒。同時告訴她,情緒原是幫助我們應對外在環境的指標,並沒有好壞之分。雖然踏出第一步不容易,但燕玲的眼神充滿了決心。

(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郭芷盈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