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有感

發佈時間: 2019/09/13

中秋有感

難得中秋與讀者相見。這是中國節日最浪漫而又不涉死亡的佳節。清明寒食是紀念介之推,端午弔屈原,中元節盂蘭是鬼門關大開的日子,重陽登高為了避瘟。勉強可與中秋相比的,是現已漸被人遺忘的七夕。

中秋浪漫,在於嫦娥奔月的傳說。如果不是粗魯的花旗人50年前登月,可能現在還有很多中國人相信廣寒宮上真的有嫦娥、吳剛和玉兔。

現代最浪漫月亮詩詞,當數毛主席的《蝶戀花》︰「……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看來,中秋是應該飲桂花酒的!這也合乎時令。毛主席也精於飲食。

日昇月恒,日月天天出來,但好像我們喜歡月亮多一些。詩詞中「歌頌月亮」的遠比頌揚太陽的多。如果年輕幾十年,可能會研究一下,中國人崇拜月亮和民族性格有甚麼關係。

中秋吃月餅,也是崇拜月亮。把餅造成月亮形就不怕「月明多被雲妨」了!因為「人生幾見月當頭」!當看不見月亮,當明月給烏雲遮住,我們吃個月餅,聊以慰思月之情。

吃月餅,有說元末有人在月餅內加入「八月十五殺韃子」之字條,但正史野史皆未有記載,反而是清初才有人提起,顯然是明說反元,實想反清。後來到了辛亥革命,真有人用此號召,為浪漫的中秋添了戾氣。太平盛世,元宵和中秋皆君民同樂,城開不夜,皇帝親臨賜酒百姓,看《東京夢華錄》便可知盛況。

中秋是一年中物產最豐盛的時刻,也不太冷,所以宜對月歡聚闔家團圓。雖說現今科學昌明,交通發達,任何食材幾乎四季皆有——連荔枝冬天也有,因為澳洲請了東莞專家前往種植;而溫室大篷也令北方一年四季有新鮮蔬菜,味道雖略遜,人們不介意。我們還是應順應天時過節,這也是一種環保生活︰秋天吃菱角、芋頭、梨、柚子,吃時令物產,是最合養生之道的。

希望今年中秋我們對着一輪明月,起舞共清影。李白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有點寂寞,但他的一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便暴露了他的身份,他應該生在西北,不是四川。如果他看見今天香港的「迷你」月餅,一定會投訴,因為月亮不是那麼小的。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劉致新 權威的紅酒評論家、著名品酒家及美食家、《酒經月刊》總編輯,喜歡飲食和學習古老飲食文化。
欄名: 醉飽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