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

發佈時間: 2019/09/25

和好

「不知何解,女兒靠近時我總莫名地推開她。」在家長課程中,媽媽留意到自己難以情緒肯定女兒。當女兒走近她的時候,她會用各式各樣的藉口去推開她,甚至在情感上否定她。媽媽內心其實關心女兒,但往往在女兒離開後才默默做出關心的行為,然而女兒當下已有其他的需要,母女倆總找不到交滙點。

在情緒導向的理論中,重複且難以改變的行為背後往往有情緒的動機。原來,每當女兒走近她時,媽媽總有一種莫名的煩擾。她好像覺得私人空間被侵擾了,也好像有一種不知所措的情緒在。她說,她不知道如何與女兒親密。

當被問及這不知所措的感受可曾在童年時出現過時,她道出原來在成長中她與自己父母的關係非常疏離。童年時,她經常有被父母遺棄的感覺,從沒有被愛或被肯定過的經歷。她邊說邊紅了眼流下淚來,是一份難過哀傷的感覺。人很自然想保護自己避免再經歷痛楚,她推開的或許不是女兒,而是那份感覺。

透過心理治療,媽媽留意到自己與女兒的溝通模式及背後的情緒動機。她深刻地留意到原來自己不自覺地重複着自己父母的模式,可能為女兒帶來一樣的傷害。儘管未必做到完美,她願意由此刻開始去改變自己,先去聆聽及了解女兒的感受,望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黃肇誼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