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之道

發佈時間: 2019/10/03

經營之道

到朋友A的公司,遇到另一個朋友B,有點意外卻很高興。原來A請了B到公司做CEO。早在幾年前,當A的公司經常出現問題、CEO胡作非為時,我已對A說︰為何不找B去做?所以今天見到B並不太意外,反而慶幸A找對了人,只是時間上拖了幾年,公司已五勞七傷。

若想把公司納入正軌,B要花上百分之二百精力。和B閒聊,他說出公司的問題所在,和我一貫的看法一致。但作為第三者,兩個都是朋友,縱使我想幫忙,也要看身份,我不作聲。「老闆是好人,在他眼中,壞人也不怎麼壞,所以整家公司都充斥着很多懶人。」B說的老闆正是A。「你跟他直接說吧!」我建議B。他說︰「第一個月是蜜月期,過了這個月我會跟他說的。不過……」他有點顧忌。

我對A的公司很熟悉:他的行業,他的生意,他的對手。我亦常到他公司,所以對內部運作有一定了解。要整頓這家公司,任何人都懂得做,就是把多餘的冗員裁掉,精簡人手;抓緊生產部門,提高質素,保證收入。減了成本,增加收入,公司才可踏上良性循環。

B的顧忌是老闆A,正是他多年來不肯正視公司問題,CEO換了一個又一個,卻總搞不好公司。A是一個老好人,信佛,對下層能夠包容就包容;但新CEO上場,要做些新動作,那些舊人們不斷找老闆A,說這樣不行那樣不行,把A也搞得心煩,於是找CEO問長問短。試問這樣下去,哪有CEO能做得長?有哪個將軍肯做無兵司令?

我跟B說,做任何事前,由小至買一個新fax機、大至炒人,都事先和A說,在老闆方面先做足心理工夫,然後才對症下藥。像B這類人,不是得不到老闆的祝福和信任,但要造成一件事,是要經營的。

(本欄逢周四刊登)

撰文: 方思捷 下放權力的高管
欄名: 主管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