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屬於市民的

發佈時間: 2019/11/01

城市是屬於市民的

「城市發展一定要基於與市民開放的交流,明白我們自己的需要和潛能。城市是屬於市民的,我們需要明白市民是如何的生活,才可一起營造更好的環境。」--哥本哈根2015城市規劃願景。

過往的城市發展,不少只是基於經濟發展的策略,近年北歐城市的發展方向卻有所不同,雖然不缺經濟發展和創造就業的範疇,但北歐城市規劃願景卻不再只是單向以經濟發展為主,而是基於以城市所提供優秀的生活質素,來吸引人及商業投資。正如哥本哈根城市規劃的願景中所說,選擇這個城市,是因為你在選擇一個可延續未來的生活模式。

城市規劃是工具,但背後的願景是甚麼?是為了人可以擁有更優質的生活質素,市民擁有話語權和參與權,有更方便的公共交通、更優秀的教育和學校建築、具吸引力的娛樂及多元文化選擇,有接受教育、工作、醫療平等機會,能活在一個整潔又安全的城市。

哥本哈根的房屋並非一式一樣的倒模,而是各有獨特的設計。它們在房屋方面讓市民在價格和種類上有不同的選擇。在各個領域,特別是建築設計也着重創新。北歐本身已有公開建築比賽的悠久歷史,設計比賽不但可以提升設計水準,還可以孕育和成就不少年輕有才華的建築師,給下一代希望和發揮機會。丹麥的新城鎮中,就以學校作為社區中心,成為市民共享的圖書館和運動場。

哥本哈根承諾於2025年成為零碳的城市,整個城市的規劃就要為此目標而努力,要大幅度減低能源消耗,要有更綠色環保的交通工具,以創意及全面的提供解決方案。新的城市規劃是為了面對全球的氣候變化,政府與私營持份者合作邁向此共同目標,增強城市綠色多樣性的發展,丹麥立志要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先行者。

城市以人為本,市民的參與、構思自己城市的未來的話語權,是可延續發展的重要基石。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翠兒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