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長期低息 借錢買債券有可為

發佈時間: 2019/11/04

長期低息 借錢買債券有可為

姊妹們,美國經歷了大約3年的加息周期後(共加9次息,每次0.25厘,合共2.25厘),由今年8月起,又再度進入減息周期,至今共減了3次息,也是每次0.25厘,最新一次是上周三,令到聯邦基金利率降至1.5-1.75厘的區間。

這次美國減息,對香港來說有點特別。正如我所說,美國是由今年8月開始減息的,但對上兩次減息,香港都沒有跟隨。但今次則不同,當美國宣布減息之後,香港銀行馬上跟隨(滙豐〔0005〕牽頭,其後恒生〔0011〕、渣打〔2888〕和中銀香港〔2388〕等銀行都跟隨),主要將最優惠貸款利率調低0.125厘至5厘或5.125厘(市場稱之為大P和細P,P是Prime Rate的意思)。

但同一時間,各大銀行也將儲蓄存款利率(俗稱紅簿仔利率)調低至0.25厘至0.001厘,即等於是零息了。

滙豐儲蓄利率跌至近零

在美國上次的加息周期中,香港一直沒有跟隨,只在去年9月,當美國第8度加息0.25厘後,香港銀行才象徵式地加了0.125厘,今次等於是將去年的加幅抵銷了。

滙豐的發言人表示,今次減息後,儲蓄利率又跌至接近零,所以,今次已經是「最後一次減息」。

當香港跟隨美國減息之後,香港金融管理局新任總裁余偉文在一個公開場合表示,面對環球經濟增長放緩,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已由緊縮或正常化趨向寬鬆,預計利率可能由長期處於低位(Lower-Forlonger),變為永遠維持低息(Lowerforever),未來他會密切觀察寬鬆貨幣環境會否導致金融失衡。

周末時,我跟姊妹Tina碰面,大家不期然談到,在長期低息的環境下,我們的理財策略應該如何。

「我的理解是,央行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將利息調低,就是鼓勵投資,不要儲錢,對嗎?」Tina問我一個財經ABC的問題。

「正確呀!就以現在香港的情況為例,存錢在銀行幾乎沒有回報,但卻仍然有通脹,雖然不算高,但光把錢放在銀行,只會被通脹蠶食妳的購買力,所以,理性的話,我們是應該把錢拿去投資呀!」我告訴Tina。

「但投資是有風險呀,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或應該做呀!」

「同意,所以,一些相對低風險的投資是可以考慮的。」

「嗯,是甚麼?」

「可以考慮債券呀!」

加按物業作低風險投資

「但美國的國庫債券孳息率也不過2厘左右,其實都很低。」

「對呀,所以,有些資深的投資者喜歡做一些槓桿,即是借錢買債券。又或者,我知道,有些人會把自己已升值的物業加按,然後去做一些低風險的投資,以擴大回報。」

「我明白妳的意思了,因為如果借錢投資,其中一個風險是加息,令日後的資金成本加重,但現在比較確定,未來一段長時間都是低息環境,或者貸款利息不會上升,那麼,我們借錢去做一些低風險投資就有預算了。」Tina的自置物業已經供滿,她一直不敢冒險將物業加按套現,再作其他投資。

「我知妳的自住物業已經供滿,其中一個辦法就是把它再按,套一筆錢出來買低風險的投資產品,就可以擴大回報,妳可以考慮喎!」

「嗯,這樣嘛,讓我認真想想吧!」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