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更專注?

發佈時間: 2019/12/02

寧靜更專注?

寧靜的環境能夠令我們更專注嗎?2013年一項發表於期刊《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的研究,比較環境噪音、白噪音和安靜狀態下對白老鼠的不同影響。結果發現,每天大約兩小時的安靜時間,能夠令腦內海馬體中的新細胞發育,而海馬體正是人類學習、記憶和情感相關的關鍵大腦區域。

研究發現,極度寧靜的環境能夠降低海馬神經元的再生速率,從而治療抑鬱和阿茲海默症。其次也有利於自我反思,當我們身處安靜環境,大腦就會進入既定模式,在這個狀態中,人類會產生各種激活大腦的自我認知,它使我們更懂得理解他人,並且了解自己的心理和情緒。

極度寧靜也是種迷思,正如我們偶爾無法在圖書館裏專心工作。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家尼利‧拉維的負荷理論,她認為大腦在任何時間所能處理的外界信息有限,一旦腦中知覺空間被填滿,就會啟動注意力系統,決定應關注哪些事情。因此我們應選擇略微吵雜的地方工作,例如咖啡店。因為當我們腦中所有知覺空間都被佔據,大腦就會集中關注真正需要專注完成的任務,並隔絕其他干擾因素。

圖書館及自修室為杜絕一些不自律的使用者,要求所有在場人士保持肅靜,營造一個寧靜的環境,無疑並非一個錯誤的舉措,結果大家為有效溫習,不少人都會選擇用耳機聽音樂或收音機。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黃仲遠、李秋婷 港台節目《捉心理》,逢周日晚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一台播出。
欄名: 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