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蟬效應

發佈時間: 2019/12/16

寒蟬效應

寒蟬效應最早由英國思想家約翰‧米爾頓於《論出版自由》一書中提出,公民因為害怕遭到國家報復,因此不敢發表與言論自由或集會自由相關的言論。公民自我噤聲的現象,正與威嚇理論相關。

威嚇理論屬於犯罪心理學範疇,指的是透過預先警告犯罪的後果和刑罰,從而威嚇公民,使其不敢踰矩。德國刑法學家費爾巴哈早於18世紀便提出「心理強制論」,主張人的行為都是經過權衡利弊而產生,因此能夠通過一般性威嚇和針對性威嚇去減低犯罪動機。威嚇理論指出,有效的刑罰必須迅速和確定。即這意味事發後必須立刻追訴,及必須通過進行逮捕、處刑等方式,令更多犯罪行為被懲罰。

威嚇理論看似能有效解決罪案,但事實上不少犯罪心理學研究均表明單靠威嚇理論加重刑罰,或會引起更嚴重的社會暴力,犯罪率更是不跌反升,相比監禁犯罪者,協助其重新融入社會,才能真正達到預防再犯的成效。

此外,威嚇理論更引發濫用權力的隱憂,濫捕和濫用暴力等問題亦會隨之而來。人權隨之崩塌,因威嚇理論旨在威脅人民,以減少犯罪。如兩者未能達到平衡,人權可能會被犧牲。在更多的情況下,威嚇理論或會激發更多抵抗,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黃仲遠、李秋婷 港台節目《捉心理》,逢周日晚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一台播出。
欄名: 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