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健儀
方健儀

想當年我乜乜乜

發佈時間: 2020/01/13

想當年我乜乜乜

人去到某個年紀便很喜歡話當年。但當你動輒都想當年,這卻是一個警號。就如傳統電視台新聞部,採訪一單新聞,有齊攝影、工程、剪接、編輯、導演、繪圖等協力,記者經一整日的頻撲及採訪,1分30秒的新聞才能呈現於觀眾眼前。當時身為記者的我只知疲累,有時頗辛苦,但身在福中不知福,認為有一大班同事合力做一單新聞是理所當然的事。

及後有新電視台以one man band模式,記者一人身兼多職,砌好腳架、打燈、拍攝、採訪等。當年我覺得天方夜譚,怎可能一人分飾多角?到我投身自由工作時,外面世界已普遍轉用此工作模式,我一度抗拒,經常想當年有多人照顧,質素有保證,但已難以逆流而行,除非我資金雄厚,結果也得順應潮流。後來發現一人工作也甚不錯,起碼比較靈活,不用處處交代。

另一想當年的工作模式,是不論記者或公關,即使你肉體不用上班,但心態上仍是一星期工作七天,每天24小時,電話不能關,全年365天候召。那是我過往十多年的慣常生活,所以根深柢固地認為所有記者、公關都會周末工作。

後來我又發現,那個7/24的工作模式已不合時宜,因為很多對口單位於星期五傍晚六時便不會應機,即使那份工作有多趕急,我都會叫天不應叫地不聞。最初我極不習慣,認為對方不稱職,應該像我們當年一樣,但及後我醒覺現在是work life balance的年代,工作時工作,遊戲時遊戲,別人的老闆認為沒問題,我這個塘邊鶴為何說三道四?我轉做自由工作者不是追求身心平衡嗎?所以現在我乾脆星期六日一起跟對口單位放假去。

有否發覺,無人的「當年」是悲慘的?縱使你要24小時候命,回憶也是甘甜?我看過一個論點,就是人類的潛意識傾向記着從前的正面,負面事往往經濾網篩走。比起失敗,曾揮灑汗水的熱血才是最刻骨銘心。當年固然美好,但世界每天在轉,不斷改變,如果你不肯改變,天天話當年,仍沉迷在從前光輝歲月的話,不是社會淘汰你,而是你自己淘汰自己啦老嘢!(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方健儀 傳媒工作者,包括電視電台節目主持、司儀、大學兼任講師、傳媒顧問等。
欄名: 破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