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陶醉「寵」不停

發佈時間: 2020/01/22

自我陶醉「寵」不停

日前在聚會中,一個朋友向我不斷訴說他六歲兒子的種種管教問題。在學習上,兒子拒絕按時做功課、溫習也是懶懶散散的。兒子有時甚至會說謊試圖誤導父母,在正常需要回校上課的日子卻回報說今天是學校假期不用回校上課。

在家裏,兒子常常拒絕和兄長分享玩具,有時甚至會主動搶奪兄長的玩具。在商場,兒子只要經過某些特定的玩具店就一定設法要求買玩具,否則拒絕離開大吵大鬧。聽着朋友的描述,他的兒子就像一個未經教化的不良少年。

當我試圖更深入理解如果父母不依從兒子無理要求時的反應,朋友的描述卻出現180度的轉變。他轉而描述兒子可以不溫習考試卻拿到滿分;不做功課卻完全能夠說出課堂的內容;搶奪兄長的玩具過後又會主動道歉;買不到他心愛的玩具又會表現出一副無辜天真的表情。剎那間,朋友的兒子又好像頓時從一個不良少年,變成一個天真無邪的可愛小天使。與此同時,他作為父親的那種陶醉也在面上表露無遺。

在當下,我頓時發現我不需要再說甚麼或需要再提供任何的意見。朋友真正需要的看來並不是如何正確教導他的兒子,反之他是正在自我陶醉於寵溺的快感當中。當然這種快感不是沒有任何代價的,只是可能在幾年後兒子的行為問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時,一切都可能為時已晚。不幸的是,到那個時候,這一筆債務將不單單落在作為父親的身上,可憐的兒子也需要一同承受。

(本欄逢周三刊登)

撰文: 張傳義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