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權
潘少權

日本#海豚灣#商業捕鯨

發佈時間: 2020/02/05

日本#海豚灣#商業捕鯨

《海豚灣》紀錄片中捕鯨殺豚的血紅畫面震撼全世界。每年九至三月,日本和歌山太地町海上瀰漫血腥,海被血染,這是「海豚灣」,一個聲名狼藉的地方。

一群鯨魚被漁船追捕數天,筋疲力盡的游進了海灣。牠們被困,鯨魚受驚,圍在一起,互相擦身;而母鯨則在幼鯨身邊浮游,旁白說可能是互相安慰。第二天清晨,漁民開着小艇而來,挑選幾條沒受過傷、較健康強壯的鯨魚;區隔之後,便開始對其他鯨魚海豚大屠殺。海面被鮮血染紅,那幾條被挑選出來的鯨魚,在血紅海水中,目睹同伴、子女被殺。鯨屍之後被運走,而等待着牠們的,是世界某地海洋公園,牠們將永遠失去自由。

日本人捕鯨吃鯨始於繩文時代,有6,500年歷史,亦有地區把鯨魚作為祭典、把信仰跟產業結合,成獨特的海洋文化。只是1945年二戰後,糧食短缺,日本人惟有多吃鯨魚,因鯨魚體積較大,可養活許多人。儘管於1980年代中因鯨魚面臨滅絕而全球禁止商業捕鯨,但日本長年仍以科學研究為名,繼續捕鯨買賣。

其實在日本魚市場,絕少有鯨肉買賣,為甚麼日本不停止這個血腥行為?

從日本農林水產省的資料顯示,日本鯨魚肉銷量從1960年代的23萬噸,大幅下跌至2012年的3,000噸。日本評論說銷量下降,只因為捕鯨數目減少,言下之意是他們捕得少。這是事實的真相嗎?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於2013年調查指出,九成日本人沒買過鯨魚肉。即使日本政府統計,日本平均每人每日吃鯨魚肉只有0.1克,遠低於一般魚肉的74.9克,吃雞肉也有33.4克。數字說明一切,為甚麼日本政府還在去年六月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堅持商業捕鯨呢?

英國廣播公司透露有官員說,即使沒市場,日本也不會停止商業捕鯨,是有明顯的「政治因素」。因為捕鯨涉及政府內龐大官僚體系,停止捕鯨意味要裁走一些部門,觸動不少既得利益者。而《經濟學人》分析是首相安倍晉三及其自民黨奉行保守主義,堅持民族主義,強調民族自身的價值觀,維護捕鯨就是其一。

其實很多北歐國家仍保持捕鯨習慣,鯨魚肉更是法羅群島島民主要食物。我在格陵蘭小村落Iluminaq遇上的女村長,她是Inuit原住民族,丈夫仍以打獵為生。她說以前整條村莊一起去捕鯨,只要捕獵到一條鯨魚,一村人整個冬天便不用捱餓了。像他們這樣,因生活和傳統而捕鯨吃鯨,應該予以尊重;但日本人捕鯨,則十分虛偽,殺鯨獵豚的方式,更是冷血

無情。(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撰文: 潘少權 喜旅遊 穿梭南北東西 愛讀書 探索中外古今
欄名: 天地#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