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蘭
陳淑蘭

無廁紙用的恐慌

發佈時間: 2020/02/13

無廁紙用的恐慌

新冠肺炎疫情仍未見緩和之際,防疫物資、米等貨品,更瘋狂成為全民必搶的商品,市面上一貨難求;日常用品就算有貨,價錢都升了好多倍。

上星期當全城搶廁紙之際,幸運地見到工人剛運送大批廁紙到超市!嘩!人們真係瘋狂咁搶,包括我在內!好彩我一路都唔怕醜,不過真係好核突。每人限買兩條。後面排隊嗰個老公鬧佢老婆︰「啲人發癲,你又同人癲!有咁多屎屙咩?人搶你又搶。」排喺佢哋前面嘅我,個頭耷到好低,真係無諗過會有咁嘅一日,嗰份無廁紙用嘅恐慌,好似無錢用一樣咁無安全感。

雖然終於買到米和厠紙,但始終一直撲唔到漂白水。當去到吉隆坡時,第一時間去超市睇下有乜物資可以買。已經好耐未見過漂白水了,當見到貨架上排列着整齊的貨品,內心好激動……去吉隆坡竟然買到漂白水、衞生巾同消毒衣物噴劑返香港!匪夷所思!

我這種愚昧無知的行為,不知是否正如魯迅1927年在《無聲的中國》所寫,中國人潛藏心底裏的恐慌因子呢?現在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人數仍在上升,此次疫情危機中虛假的信息和陰謀論已成為對抗病毒的一大挑戰。

面對事故或災難之時,人怎樣才能有合適應對?怎樣才能處變不驚?那是經驗、文化、物質充裕,還是教育影響呢?當然,不同角度可以帶來不同的答案。人在變故面前,心中的「平安感」,不同的人面對同一件事故,例如交通意外、大病、失去工作、損失金錢,都可以有不同的反應。有人以為物質豐富、經驗充足、教育程度高,人就可以有「安全感」。可是,當見到貨架空空的時候,那份原有的平安也會即時跌落谷底。陷入信心危機的這段時間,我們自身的「瞎」災難,才是令人憂慮的原因。

(本欄逢周四刊登)

撰文: 陳淑蘭 樂天知命,直言無忌的電視及電台節目主持人。
欄名: 口沒遮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