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從花園城市走向花園中的城市

發佈時間: 2020/02/21

新加坡:從花園城市走向花園中的城市

人類經歷過兩次工業革命後,如今正邁進以全球網絡與多元再生能源為基礎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然而人與自然的距離卻愈來愈遠,因此不少城市都意識到重新與自然連結的迫切性。「花園城市」是將自然景觀與人工造景、建設與耕種、生物與數碼科技融合成為有機的單一整體,促成複雜且持續變動發展的生態系統,當中新加坡是推動花園城市的佼佼者。

新加坡是管治良好的城市,向有居安思危的優良傳統。不管該國是否有危機,它的做法總是如履薄冰,安全系數高,於是社會高度穩定,顯示執政黨集中威權的效率和高度執行能力。政府掌握土地發展主導權,和設有土地徵用、土地出讓等專門法例作法律依據。也有全民參與的民主認受性,造就了不少利好條件。難怪只擁有561萬人口、國土面積僅約719平方公里的新加坡,雖狹小但不擁擠,炎熱但不侷促,成為舉世公認的宜居城市。

由建屋發展局和國家公園管理局所推展的前瞻性花園城市藍圖,主要推行六大發展綱領︰一、建立世界級國家公園;二、活化城市中的公園和街道場地;三、提高城市環境中的生物多樣性;四、規劃配置適切的綠化和休閒城市空間;五、優化及提升園藝和景觀專業設計競爭力;六、開放全民及社區共議、共建更綠化舒適的宜居的環境。正如新加坡城市規劃之父劉太格先生曾說︰「規劃要有人文學者的心、科學家的腦和藝術家的眼。」這才能達成擴展人類與自然的接觸,與大自然共存,共享居住和工作城市的宏大願景。

因此,自新加坡獨立以來短短數十年,由一個以人為本的城市規劃為軸心的花園城市,逐步邁向對人文自然的高度尊重、能與自然環境融合接軌的「花園中的城市」,成為亞洲區領先綠色建築,可持續發展城市的借鑑藍圖,掀起全球關懷環境,永續城市的當代發展核心價值。抵達樟宜國際機場時,首先吸引眼球的城市門戶建築,便是於2019年落成的綜合性機場客運商業建設--星耀樟宜。在新加坡這熱帶氣候下,成功創造一個巨大的穹蒼玻璃天幕,營造出琳琅滿目的熱帶森林。(新加坡篇之一)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陳晧忠 建築是生命的舞台,在表達和塑造人的價值觀和孕育理想。
欄名: 筆講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