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別夢寒

發佈時間: 2020/03/04

今宵別夢寒

著名作家蔣芸大姐於1986出版散文集《今宵別夢寒》,紀念她父親蔣子久先生(1912至1981年)。對書名今、宵、別、夢、寒五個字特別印象深刻,當年不明出處,然而不斷再讀,感受字裏行間幾許懷緬,無盡思念;或是情緒扭結,思念肉身已離我們而去、至愛的母親,總會將蔣大姐的小書捧胸前再讀。

昨夜偶然在網上看電影《一輪明月》,影帝濮存昕演出,2005年電影,紀念一代藝術宗師李叔同。他出身天津富貴人家,曾留學日本,回國教戲劇、美術及音樂(高徒有豐子愷、劉質平),後出家當和尚,法號弘一,從律宗。人生最後14年於泉州開元寺渡過,1942年逝世。

不論法號弘一大師或原名李叔同,都是我輩曾唸中國歷史,對中國現代藝術史有點認識,都不可能不知道這名字。自小深愛豐子愷古詩古文圖畫冊,既感動亦影響了成長的心智。對大師的老師當然恭敬景仰,了解他的平生及曾在中國近代藝術發展史上留下深刻印記,更肅然起敬。

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期間,當地流行一首美國音樂家John Pond Ordway,於1851年創作的作品《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於1904年改編成日語歌曲《旅愁》。其旋律優美易聽,李叔同於1914年配上中詞,成為後世膾炙人口的其中一首驪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相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多少上代人告別母校並良師益友,唱不盡一回又一回優美感人驪歌;數十字的首段歌詞讀來特別悲憫,尤其最後今宵別夢寒五字,教人好不感動,一字一句猶如風景,甚至獨立畫作及電影,那是一代代中國電影、音樂及文學創作上的啟蒙靈感。

(本欄逢周三至四刊登)

撰文: 鄧達智 遊山玩水See The World
欄名: I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