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權
潘少權

10,000小時#披頭四#漢堡演出

發佈時間: 2020/04/22

10,000小時#披頭四#漢堡演出

10,000小時是一個甚麼樣的概念?簡單的說,每星期5日,每日四小時,星期六、日休息,以平均50個星期計算,一年下來已經是1,000小時。只要連續十年每天四小時練習,便有10,000小時。這就是一個職業小提琴家背後的付出,看似簡單,實際上並不容易。

作者Malcolm Gladwell在《Outliers》中還引述了神童莫札特、電腦奇才Bill Joy和微軟蓋茨等人成功背後那10,000小時。

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例子看,到底成功是必然、偶然還是甚麼呢?上世紀60年代風靡全球的披頭四樂隊,他們於1964年進軍美國後,引發披頭四旋風,改變了整個流行音樂的面貌。

他們於1957年成立,剛開始時只是幾個高中生,在利物浦酒吧表演一小時,對他們來說,手到拿來。當時德國漢堡有夜總會希望吸引年輕人,而不像一般酒吧以脫衣舞孃作招徠。於是從利物浦請了這四名年輕人,看看有甚麼特別?他們得到的酬勞也不高,夜總會的音響也不好,觀眾也不是知音,但吸引他們的是可以不停表演。

約翰連儂曾說,正因為他們是外國人,所以不得不賣力演出。跟他們在利物浦時不一樣,在利物浦唱一小時,每一場唱的都是一樣;但在漢堡,他們有時要連續唱八小時,便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就是怕觀眾厭倦。

他們在1960年到1962年,總共去了五次。看看以下的數字︰第一次,106個晚上,每次五小時;第二次92場;第三次48場;最後兩次,是1962年11月和12月,共演出約20場。總計在一年半的時間裏,有270個晚上都有演出。估計他們於1964年在美國初嘗成功滋味時,已有超過1,200場的演出,而且是現場演出。

他們在漢堡學到的不只是毅力,而是甚麼歌都要唱,搖滾樂、還有爵士樂,而且舞台經驗紮實,他們的成功就是這樣來的。

10年代表10,000小時的苦練。10,000小時就是敲開成功大門的神奇數字。(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撰文: 潘少權 喜旅遊 穿梭南北東西 愛讀書 探索中外古今
欄名: 天地#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