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兆寧
馮兆寧

口罩史

發佈時間: 2020/04/29

口罩史

口罩,也許大家曾經為了得到它而茶飯不思。即使不會浪漫到為其賦詩,也許有興趣聽聽它的歷史吧!

中世紀時,西方醫學界認為霍亂等傳染病都是由空氣中的「瘴氣」產生,為了抵禦,當時的醫生在診斷呼吸系統疾病時會戴上狀似鳥嘴的面具,裏面會放一些香料和草藥,阻止疾病傳播,不少人認為這是口罩的雛形。19世紀,美國的哈斯萊特發明了一個呼吸面具,有兩個閥門,使用羊毛過濾裝置來防塵,還申請了專利,但目的只在防塵。在歐洲,著名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通過實驗,證明空氣中有細菌,這為日後防細菌口罩的發明和應用奠下了基礎。

不久之後醫學界亦開始奉行將手術設備、手術服、手套等消毒,但醫護口罩仍未出現。19世紀末,德國微生物學家弗魯格通過實驗,證明醫護人員在手術中對着病人傷口交談,醫生口內的細菌可能令病人的傷口發炎。以此為基礎,德國另一位醫學家米庫里茲提出,醫護人員做手術時應戴上可遮口鼻的消毒紗布口罩,這樣的口罩被稱為「米庫里茲氏口罩」(Mikulicz's mask),是現代意義上有記載的首款醫用口罩,自此以後戴口罩成為了醫護的標準形象。

最初口罩設計相當簡陋,只有一層紗布簡單把口部包起來。1899年,英國一位外科醫生改良設計,將紗布剪成長方形,在紗布間架起一個框形的細鐵絲支架,讓紗布與口鼻之間留有一定透氣空間。一位法國外科醫生則用一個環形帶子連接紗布掛在耳朵上。於是,我們如今掛在臉上的現代口罩形狀從此誕生。

(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馮兆寧 香港電台第一台《藍地球》,逢周一至周五播出,為聽眾帶來世界不同類別知識。
欄名: 《藍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