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權
潘少權

哈佛大學#大塘小魚#happy-bottom-quarter

發佈時間: 2020/05/06

哈佛大學#大塘小魚#happy-bottom-quarter

為甚麼普通水準大學最優秀的學生,在頂尖經濟學期刊刊登論文的數目,幾乎都勝過在頂尖學府的優異生呢?

能夠成功入讀名牌大學的,都應該十分用功、聰慧、訓練有素、領悟力高,而且有雄心抱負。為何他們讀書時那麼優異,離開大學或研究院後,卻變得平庸呢?是大學有負於學生,還是學生辜負了大學?

答案當然是兩者皆非,誰也沒有辜負誰。而是對於頂尖學生而言,名牌大學特質乃絕佳之地;但這些特質對於另一些學生來說,卻是艱困之地。

早在1960年代,Fred Glimp受聘於哈佛大學擔任招生處主任,他制定了「happy-bottom-quarter」政策。他說︰「任何一班,不論多麼優秀,一定有四分之一的墊底者,在一個很優秀的團體中感受到自己的平庸,那種心理會產生甚麼影響?是否有甚麼心理類型或某某類型的人,縱使其課業成績在班上包尾,但他們仍然能夠忍受,而且依舊快樂,或是對教育機會作出最充分利用?」

Glimp知道大池塘對於那些非最優秀者的信心與士氣打擊有多大,所以他的職責是去找一些夠堅韌,在課堂外有足夠成就而能夠在哈佛的巨大池塘中承受當小魚壓力的學生。

於是,哈佛推出了從那時起便一直沿用至今的政策︰錄取相當數量有運動才能,但學業成績比班上其他同學差的運動員。這政策的背後理論是︰若一個班上要有人當墊底砲灰的話,最好是此人另有獲得成就感的途徑,例如他在足球場上是佼佼者。

這就解釋了為甚麼在名牌大學畢業,事業也不一定比普通大學學生優勝。(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撰文: 潘少權 喜旅遊 穿梭南北東西 愛讀書 探索中外古今
欄名: 天地#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