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權
潘少權

亞洲人#數學優勢#智商高

發佈時間: 2020/05/22

亞洲人#數學優勢#智商高

香港人和亞洲人在全球奧林匹克數學比賽中,年年成績卓越,而且在公開考試中數學科的成績都十分優異,究竟和IQ有沒有關係?還是只和之前兩篇文章提及的數字命名系統有關?

就以分數看數字命名系統來說,例如五分三,英文的表示法為three-fifths,但中國人說「五分之三」,已會區分分母和分子,這具有明顯的差異性。

對東西方文化差異做過不少研究的西北大學心理學家Karen Fuson指出,亞洲的數字命名系統讓人一目了然,他們對數學的態度也和西方人大不相同。亞洲兒童不只是死記硬背,還會做不同類型和不同樣式的辨認分析,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而且認為這個運算很合理。根據他的討論,由於西方朗讀數字的語言結構笨拙,加上基本上沒有規則,看起來沒有甚麼道理而且複雜,西方孩子到了小學三、四年級就討厭數學了。

相比之下,亞洲孩子對數學沒有數字上的困惑。他們的腦袋亦可以短暫儲存更多的數字,要做的計算比較快,例如分數在語言上的朗讀和分數的意義完全一樣,他們就比較喜歡數學,因此就願意多努力、多上課、多做題目,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以數學而言,亞洲人有與生俱來的優勢,而且是一種很特別的優勢。多年以來,來自中國、韓國或日本的學生,或是這些國家移民到西方的孩子,在數學上的表現,遠比西方國家的學生要好。

一般以為,亞洲人天生數學能力就強。英國心理學家Richard Lynn甚至發表全球智商地圖,分析人種智商差異的演化基礎,認為智商和生存環境有關。他說東亞地區的人民因為天氣寒冷、求生不易,在演化的驅動力下變得比較聰明,才能生存下去。因此亞洲人的智商比較高。他亦發現西方小孩的數學能力不如亞洲兒童。

簡單的數字命名系統已反映亞洲人在數學上的優勢,即使不同意亞洲人的智商比西方人高,但亞洲人比較勤奮,結果顯而易見。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撰文: 潘少權 喜旅遊 穿梭南北東西 愛讀書 探索中外古今
欄名: 天地#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