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腸病 中醫藥使用趨勢

發佈時間: 2020/05/27

炎症性腸病 中醫藥使用趨勢

炎症性腸病(包括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的疾病,患者的消化道會發炎和潰爛,發病年齡約為20至40歲,主要病徵包括︰大便帶血和黏液、腹瀉、肚痛等。這種慢性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長期護理及終身藥物治療。

亞太區的炎症性腸病研究組(ACCESS)於2011年進行了一項研究,旨在比較亞太地區當中的9個城市有關炎症性腸病新症發病率,結果顯示澳洲(每10萬人口有23.67個新患者)的新症發病率最高,香港為第三位(每10萬人口有3.1個新患者),澳門為第四位(每10萬人口有2.2個新患者)。因為常規西醫治療方法效果欠佳或副作用較多,西方國家已廣泛使用非主流治療包括傳統醫藥、輔助和替代醫藥以協助治療炎症性腸病,但亞太區現在仍缺乏這方面的數據。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於2018在香港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以了解炎症性腸病患者使用中醫藥、輔助醫學和替代醫學的情況。調查報告顯示,於353名參與調查的患者中(44.2%為女性;平均年齡︰42.9±14.4),有133名(37.7%)患者曾使用中醫藥或輔助和替代醫藥。其中以女性、擁有大專或以上學歷及曾服用類固醇的患者較多使用非主流治療。在眾多治療中,最常見的三種治療方法是中醫藥(71.4%)、益生菌(50.3%)及維生素或礦物質(39.8%)。

由此可見,香港炎症性腸病患者自行使用中醫藥或輔助和替代醫藥也非常普遍,使用中醫藥尤為廣泛。為了解更多,我們會對患者和醫生的觀念和實踐作進一步分析。此外,患者使用中醫藥也需要有更深入的研究,望能以循證醫學確立中醫藥治療炎症性腸病的成效,從而讓病患者有更適切的治療。

撰文: 程月玲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總護士長(研究)
欄名: 中大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