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心理學

發佈時間: 2020/07/06

說謊心理學

撒謊,每個人都會。人們說謊的原因眾多,可以是為了利益、逃避責任、掩飾過錯,或為自己塑造正面的自我形象等。當然也有動機較正面的謊言,像是為了幽默甚至利他的目的。

撒謊已成為不少人的習慣,倫敦大學學院的神經科學家Tali Sharot曾進行實驗,發現腦部會適應說謊所帶來的壓力或不安情緒,令人下一次更容易說謊。其中功能磁力共振顯示,儘管謊言的內容愈來愈誇張,腦部杏仁核對謊言的情緒反應卻一次比一次減弱,說明謊言會令大腦麻木。

說謊對人們心理產生壓力和不安情緒,但人們在撒謊前,也會調整說謊對自己的心理影響。美國杜克大學的心理學家Dan Ariely在一項實驗中,邀請參加者於限時內解答簡單的數學題,最後以正確題數決定獎金的多寡。參加者被要求在報告自己的正確題數前,將答題紙放入碎紙機;他們以為只有自己知道正確題數,但實際上碎紙機只是道具。

實驗結果顯示參加者平均說自己答對6題,實際上只答對4題。有趣的是,為甚麼人們不撒更大的謊以獲取更多獎金呢?這是因為社會規範誠實是美德,人們都希望自己是誠實的人,所以為說謊的程度設下底綫。

說謊有迹可尋嗎?當你看到對方說話內容模糊、語調不肯定、對某事裝作毫不關心,又或者太刻意填補故事細節,你有機會被騙了。(編按︰「捉心理」專欄到此暫告一段落,多謝李秋婷小姐及黃仲遠先生對本報的支持,也感謝讀者對本欄的喜愛。)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黃仲遠、李秋婷 港台節目《捉心理》,逢周日晚8時30分至9時,港台第一台播出。
欄名: 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