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不一定代表愛

發佈時間: 2020/07/16

付出不一定代表愛

黃女士結婚產子後便成為全職家庭主婦;現年50多歲,兒子長大了,本可優游地生活,卻渾身不自在︰「我不明白為何醫生要我見心理學家,我周身痠痛,你能醫好我嗎?」直接得來怨氣逼人,有待耐心了解。

面談卻殊不容易,黃女士回應問題的方式點到即止,難以深入的探索。終於我打破悶局,直接的問道︰「你來見了我幾次,每次都很準時和合作,在對話中卻有所保留,其實你期望我如何幫助你呢?」

黃女士遲疑了一下,鼓起勇氣的說︰「問題不在你,是我的先生和兒子,我付出那麼多,他們從沒欣賞我。」她的怨氣終於有了清晰的對象。

往後面談陪着黃女士了解到,她受着重男輕女、女性就要為家庭無條件付出的意識形態所影響,即使丈夫和兒子主動關心,她卻逞強拒絕家人的幫忙,慣性超支付出,卻暗地裏希望他們終有一天會誇讚她的偉大、認同她的價值。

願望一直落空,便只能靠身體不適表達內心的不滿。委屈讓人難受,卻弔詭地滿足了內在自卑感的心魔。

只有誠實地面對自己,帶着慈悲心看待這些渴望認同、渴望愛的部分,才有可能超越委屈,以重整與家人的關係。

她的故事,你會覺得似曾相識嗎?

撰文: 楊健恩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臨床心理學家
欄名: 心晴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