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剝離 無聲無息 發病可3秒內奪命

發佈時間: 2020/09/24

主動脈剝離 無聲無息 發病可3秒內奪命

心血管疾病普遍被認定為「長者病」,但其實年輕人亦不宜輕視。36歲的台灣藝人黃鴻升(小鬼)早前不幸因主動脈剝離猝逝,引起廣泛關注。有專科醫生指,主動脈剝離即連接心臟的動脈壁撕裂,令血液無法供應各主要器官,嚴重者可於3秒內離世,事前亦可全無病徵,及難透過身體檢查發現。惟病例大多出現於50至60歲以上長者,嚴重個案不常見,「800萬人中可能有1、2個」。

小鬼早前不幸在家中猝逝,享年僅36歲,有指其生前雖患「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及高血糖),但定期接受身體檢測後情況受控,並持續有健身運動等習慣,惟最終仍不敵突如其來的主動脈剝離,不幸離世,更讓人關注心血管疾病「年輕化」情況。

如「大水管漏水」 無法供血予器官

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解釋,主動脈即一條連接心臟至腳的大血管,直徑達3厘米,主要用作將血液由心臟供應全身運行;主動脈剝離即其動脈壁出現撕裂,使血液流出原有軌道或內壁,無法如常供應血液及氧氣予腦部、內臟等各主要器官,形容當中猶同「大水管漏水」,若屬「外壁」破裂,生還機會將跌至僅3成,最嚴重更可於幾秒內死亡,相當危險。

他指,相關病症在港並不普遍,「一年可能得10宗8宗」,嚴重甚至死亡的個案,更可能只有1至2宗,並主要常見於50歲以上男士或60歲以上女士,年輕患上並不幸離世的病例較罕有。

「三高」高瘦人士 工作壓力大較危

而主動脈剝離成因主要分為先天及後天,前者包括軟組織天生較脆弱,患者大多為高瘦、手腳較長,平時身體無明顯健康問題,至20、30歲時即有可能因主動脈不勝負荷撕裂,並突然死亡;後天方面,除撞車、受傷等外來創傷外,血壓高、血糖高等「三高」問題、及工作壓力大等,亦有機會令血管加速硬化,繼而變得脆弱易撕裂等。

黃強調,「三高」無法治癒,大多只能透過藥物控制,惟常見部分年輕患者或有機會因病情好轉而忽視,甚至自行停藥等,令血管容易出事而不自知;但他坦言,撕裂風險難透過一般身體檢查發現,逾6成患者事前可全無徵狀,或僅出現手腳發軟、撕裂部位「由前面痛到後面」等輕微病徵,惟普遍一發病已可即時死亡,籲即使是年輕人,也應關注心血管疾病,定期接受身體檢查。

記者︰石嘉盈

編輯:林子豐

美術:陳超雄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