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權
潘少權

《金剛經》#拜不拜佛#不生不滅

發佈時間: 2020/09/30

《金剛經》#拜不拜佛#不生不滅

多年前讀南懷瑾先生解說《金剛經》,以為很明白。之後開始在《溫暖人間》寫專欄「大樹無形」,又出版了兩本佛學小故事。在這個疫情下,再讀《金剛經》,是聖一法師版本,體會完全不同。

「究竟拜佛不拜佛呢?」弟子好奇的問。

大師沒說話,聽弟子說。

「如果像大師所講,不要執着於形相的話,佛寺內的佛像只是一個雕塑,應該沒有佛在內了,這樣我們就不用參拜佛像啦。」大師輕輕點着頭,聽他說下去。

「佛寺也是一樣,只是一座建築物,應該也沒有佛在內,這樣我們就沒必要去佛寺啦。」大師笑而不語。

「大師,對不對?」弟子問。

「對,又不對。」

「怎麼又對又不對呢?究竟拜佛不拜佛呢?」

沒有水就沒有波浪,波浪即是水,不是離開波浪才有水,即見波浪時也見水,但波浪不是水的本性。從波浪體會水不難,若只着眼波浪,便只見生滅無常的波浪,而見不到不生不滅、一體的水性。

沒有眾生就沒有佛,佛是眾生,不是離開了眾生才有佛,即見佛時也是見眾生,但佛卻是眾生的本性。從佛體會眾生不難,若只着眼於佛的形相,便只見生滅無常的眾生,而見不到不生不滅、一體的佛性。

惟有離了波浪的相,便能見清淨的水體,所以若見波浪非波浪,即見水的本性。惟有離了佛的相,便能見到佛性,所以若見佛相非佛,即見法身如來。

《金剛經》在一個「住」字,即大樹有形亦無形,所以拜佛是對,不拜佛也是對。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撰文: 潘少權 喜旅遊 穿梭南北東西 愛讀書 探索中外古今
欄名: 天地#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