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選舉人票仍存爭議

發佈時間: 2020/10/16

美國選舉人票仍存爭議

美國總統選舉將於11月3日舉行,全美逾2億人合資格投票。但得到較多普選票的候選人,都未必可以順利勝選,因為真正投下決勝一票的是各州的選舉人團。

選舉人團制度是1787年制憲會議上制定的總統選舉模式。當時開國先賢擔心全民普選會帶來民粹政治,於是決定各州選出選舉人後,再由選舉人選出總統。

自1964年起,每屆美國總統大選都設有538位選舉人。每個州按人口獲分配不同數目的選舉人票。全美人口最多的州份加州,有55個選舉人名額;一些人口較少的州份,至少都有3張選舉人票。

要入主白宮,候選人必須拿下過半數,即270張選舉人票。而大部分的州都採用「勝者全取」制度,即贏得多數普選票的候選人,就可全取該州的選舉人票。如2016年,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中雖然只以1%選票差距險勝希拉里,但就全取佛州29張選舉人票。勝者全取原則解釋了為何總統候選人會着重爭取「搖擺州份」的支持。

因此,美國總統雖然是由全民普選產生,但同時也是一種間接選舉。輿論對制度的質疑有3點︰

第一,各州選舉人票「票值」不一。每個州的人口對選舉人的比例都不同,所以同一張選票在不同州份,影響力有所不同。

第二,「勝者全取」可能導致「輸普選票」的候選人獲勝。美國歷史上,曾出現5次候選人輸普選票但贏選舉人票而當選總統的例子。2016年特朗普所得普選票更比希拉里少近300萬。

第三,失信選舉人問題。即各州的選舉人,不一定依循州內普選結果投票給候選人。2016年就有多達8位選舉人拒絕按選民意願投票給希拉里。

(本欄逢周五刊登)

撰文: 高福慧 香港電台第一台《十萬八千里》,逢周六上午11時播出。新聞裏,有知識,60分鐘走遍世界。
欄名: 《十萬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