煨番薯 炒栗子 密密食易傷胃

發佈時間: 2020/12/21

煨番薯 炒栗子 密密食易傷胃

踏入秋冬,大街小巷又再見流動攤檔的蹤影,販售黑砂糖炒栗子、「熱辣辣」番薯、鹽焗鵪鶉蛋等,讓人垂涎三尺的季節限定民間美食。不過,有註冊中醫師指,番薯、栗子等食物營養高,補益脾胃,惟提醒多吃無益,特別是易胃疾者,過量進食隨時會加重病情。

番薯,味甘、性平,入脾、腎經。元培醫館註冊中醫師廖穎琪表示,據《綱目拾遺》記載︰「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白皮白肉者,益肺氣生津。煮時加生薑一片,調中與姜棗同功;(同)紅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洩。」番薯可補益脾胃,增強脾胃運化功能,為五臟提供更優質的氣血進而補益五臟;因為腎司二便,入腎經亦可以寬腸通便,改善便秘。天氣凍時食用煨番薯,可正氣養胃,化食去積,兼可清腸,有助排便。

空腹吃番薯 恐「燒心」

番薯對身體有益,但也不宜多吃,更非人人適宜。廖穎琪解釋,《綱目拾遺》指「中滿者不宜多食,能壅氣。」因番薯味甘,即所謂甜,易生濕,脾胃最怕濕邪困擾,空腹吃番薯會產生大量胃酸,可感到「燒心」。若進食過多,過於滋膩困阻脾胃,更可產生氣體,導致腹脹、打嗝。如果平常易胃脹腹脹、胃潰瘍、多酸性慢性胃炎者進食太多,隨時會令病情嚴重。

廖穎琪又稱,栗子性溫,味甘平;入脾、胃、腎經,能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千金方》則記載:「栗,腎之果。腎病宜食之。」對腎虛所致的腰痠膝軟、肢體不遂、小便頻數、折傷腫痛等症都有益處。

栗子過量食用 致腹脹

雖然栗子對脾胃有益,但質地堅硬,不易消化。據《玉楸藥解》所指,「多食則氣滯難消,少啖則氣達易克耳。」此外,栗子味甘,與番薯一樣,甜易生濕。若過量食用,易引起濕困脾土及積滯,令人胃脹甚至胃痛;加上栗子性溫,平常胃熱,容易口乾口苦、牙肉腫痛、有口氣、大便乾結者,更不宜食用。

至於鹽焗鵪鶉蛋則被指膽固醇高,每天食用上限僅4隻。中醫認為,鵪鶉蛋性平,可補中益氣補肺,健脾胃。適合體質虛弱、營養不良、肺氣虛弱、氣血不足、小兒、生長發育者等人適量食用。

轉載自︰http://www.etnet.com.hk/www/tc/health/index.php

記者:謝進亨

編輯:林子豐

美術:Simon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