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玲
唐德玲

首日狂升新股無好下場?

發佈時間: 2021/02/08

首日狂升新股無好下場?

姊妹們,新股狂潮愈推愈高,上周五上市的快手科技(1024-W,下稱快手),首日掛牌大升1.6倍(招股價115元,首日收市報300元),如果有幸抽到1手,即日可賺逾1.8萬元。對一些有一定股齡的投資者來說,這已經喜出望外了,更何況一些初入股場的新丁?

我的姊妺Alice就是其中之一,她首次以孖展形式認購,剛好給她抽到1手,即100股。本來她想上市後再吸納,但眼見一開市就已經是338元,雖然後來回落了,但最後仍然收報300元,所以她不敢入市,而手上的100股就繼續持有。

一方面,她感到自己很幸運,但另一方面,她又擔心,因為市場好像太瘋狂了。她WhatsApp問我,這是不是健康的現象,以及是否大跌市的前奏。

北控保持首日最賺錢新股紀錄

「嗯,我也感到有點誇張,但妳的問題很好,我剛做了點功課,發覺過去幾次大牛市時,都會出現一些瘋狂新股,而不久之後又真的出現股災!」我告訴Alice。

「真的嗎?那值得參考呢!請告訴我這些歷史吧!」

「如果要數過去20多年的瘋狂新股,北京控股(0392,下稱北控)肯定榜上有名。當時是1997年,股市沉醉於回歸的喜慶氣氛中,恒生指數節節上升,而在回歸之前的5月,有隻叫北京控股的內地公司來港招股。當時因為紅籌熱,很多內地窗口公司紛紛來港上市,而這家打正旗號是首都北京市的窗口公司,自然大受歡迎,加上珠玉在前,因為北控之前有一隻來自上海的上實控股(00363),上市後的股價表現很出色,所以吸引很多投資者注意。」

「當時也有很多人認購新股嗎?」

「當然,跟現在比較,其實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當時仍然要排隊拿表格,結果出現萬人空巷的場面。」

「我當時年紀小,但依稀記得一些電視畫面。」

「對的,妳是80後,這些歷史自然不熟悉。我告訴妳,當時北控的招股價是12.48元,結果,公開招股獲得1,275倍超額認購,凍結資金2,149億元,打破歷來的紀錄。」

「咦,今次快手是超額1,203倍,跟當年北控差不多呢!」

「是的,但我們不應直接比較超額倍數,因為每次招股的規模都不同。無論如何,北控誇張的地方是掛牌首日的股價升幅,以及替投資者賺到的錢!」

「是多少?」

「升幅是2.2倍!妳可以計計,首日的收市價是多少?」

「招股價12.48元,升2.2倍,即是40元?」

「是的!雖然這個紀錄後來被另一隻股票打破了,但北控仍保持首日上市賺最多錢的新股紀錄!」

「賺多少?」

「因為北控每手是2,000股,即是上市首日,投資者每手大賺55,040元(﹝40元-12.48元﹞x2,000股)!今次快手也不過賺18,500元(兩者皆未計買賣費用)!當時傳媒更戲稱北控為『失控』!」

上市翌年港股遇亞洲金融風暴

「那後來怎麼樣,我好像未聽過現在有人買北控這隻股票,她仍有上市嗎?」

「有的,但光環一早已經消失,上周五北控的收市價是26.3元。即是說,當日在高位追了北控的投資者,如果仍未放,23年後仍未返家鄉。當然,如果一直持有,是有股息收入的,加起來或可以返家鄉!但這不是重點,因為不久之後,港股就出現股災了。妳記得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嗎?」

「嗯,大約記得,香港被大鱷狙擊?」

「對呀!我再告訴妳另一隻瘋狂新股吧,這隻股票是科技股,跟現在受追捧的股票板塊一樣。」

「好呀!」

「這隻股票叫Tom.com!」

「好像聽過,同樣地,現在也沒有人買這隻股票吧!」

「是的,妳記得2000年的科網熱潮嗎?當時,幾乎所有公司都在自願或不自願的情況下成立科網公司,或轉型從事科網業務,就算連地產公司也成立網絡公司,有人形容這些不是科技股,而是『科幻股』。而在2000年上市的Tom.com就打破了北控首日掛牌的升幅紀錄。」(待續)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tong_lydia223@yahoo.com.au

撰文: 唐德玲 作者從事理財策劃工作逾十年,並擁有認可財務策劃師資格。
欄名: 女人筆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