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健儀
方健儀

學習「舊」技能

發佈時間: 2021/03/08

學習「舊」技能

上月尾我參加母校中大的青年校友職業發展周,直播其間的一條問題,我突然跳掣「答非所問」。

主持問︰「現在講求新心態、新機遇、新行業,你們認為年輕校友應該學習甚麼新技能應對?」

這條問題早已給我們過目,本來我想答創新科技,因為我們的生活已離不開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佢識我,我唔識佢」的詞彙。但到回答前一秒,我忽然覺得這個答案很不到位。因為我等70後或更資深的校友,眼中的新技能或叫「硬技術」,包括「雲端計算」、「分析推理」、「影片製作」等,年輕校友比我們更優秀。他們玩電腦多過我們食米,再累贅叫他們學好資訊科技,確實有點多餘。

反之,我們眼中的舊技能或「軟技術」,例如待人接物、社交溝通,卻是我建議年輕人要多留意的所謂新領域。「入屋叫人,入廟拜神」是X世代(1965至1980年代出生)從小到大阿爸阿媽教導的最基本禮貌,稍有差池都會給兩老「藤條炆豬肉」。但到Z世代(1997至2012年出生),藤條式微了,大家的老友就是手機及電腦,疫情期間眾人更多時間與電子產品談戀愛,結果卻忽略了最基本的與人相處之道。

這個情況我是充分理解的,但謹記縱然人工智能當道,背後的主腦還是人類。最近我在電視台化粧間,角落坐着一個我不認識的年輕小伙子,大家各自各化粧。年輕人先完成,他臨走時主動走過來打招呼︰「方小姐你好,我是新入職的同事,多多指教!」那一刻我受寵若驚,旁邊的化粧姐姐都讚這位年輕人最有禮貌。我想,年輕人普遍硬技術的水平皆優,誰高誰低,我就主要看軟技能了。

其實多關心、多問候,人與人之間相處之道,或許比資訊科技更容易學習。大家不妨多加裝備舊技能,不管職場上,社交上都必定能大派用場。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方健儀 傳媒工作者,包括電視電台節目主持、司儀、大學兼任講師、傳媒顧問等。
欄名: 破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