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小說和電影的存在價值

發佈時間: 2021/03/15

恐怖小說和電影的存在價值

有一段很長很長的時間,我都搞不清楚一個問題︰為甚麼人們會去看恐怖小說或電影呢?為甚麼人們要無中生有,創造恐怖來嚇自己呢?為甚麼恐怖故事的主角要在夜闌人靜的時候,不躲在自己安全的被窩裏,而非要到相當可疑的閣樓去呢?

後來長大了一點,對這個世界明白了多一點才知道︰原來真實的世界總是比故事恐怖。恐怖故事的主題不是恐怖而是勇氣,它在幫我們預習甚麼是恐怖,測試我們的勇氣,訓練我們成為堅強的人。

美國作家史提芬‧京絕對稱得上是恐怖小說之王,著名作品包括有《魔女嘉莉》、《閃靈》、《牠》等等,作品總銷量超過3.5億冊。

在14歲那年,史提芬‧京以喜愛的恐怖電影為藍本,改寫成小說,並在學校出售給同學。一個早上,他便成功賣出了30多本,賺到了他的零用錢。然而,他在校內賣恐怖小說一事很快便驚動了校長。

校長召喚史提芬‧京到校長室,命令他將錢退還給同學,原因是恐怖小說是垃圾。校長責備他︰「我真搞不懂,你明明滿有才華,為甚麼愛寫這些垃圾東西呢?」

校長不知道的是,恐怖並不是垃圾,恐怖小說也不是垃圾。在那年暑假,史提芬‧京堅持創作,寫成了另一個奇幻小說,並再一次大賣,之後他成為大師級作家的事,就更不用多說了。(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米哈 港台第一台節目《哈林奭失眠》,以文化、科技、數據研究切入多元議題,看失眠夜的化學作用。
欄名: 哈林奭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