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
王弼

我們為何要熟讀劉邦?

發佈時間: 2021/03/23

我們為何要熟讀劉邦?

上回說開《史記》,中國的二十四史,只有一本是由一個擁有自由意志的人寫出,那就是太史公司馬遷筆下的《史記》,之後寫《漢書》的班固,成長的社會已受了唯儒獨尊的思想約束百多年。看《史記》,縱橫家的雄辯滔滔和刺客遊俠的浪漫躍然紙上,荊軻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壯,再望望以後史書裏的中國人,我曾經懷疑誰才是真正的中國人。

《史記》裏面一個重要人物,漢高祖劉邦在現今中國人的眼中,應可視為人生大贏家,只是他統一天下時已屆知天命之年,登極後還要東征西討平亂,享國只6年而崩,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典範。現代人喜愛當李家誠多過李嘉誠,也許是這個原因,論名氣和知名度,劉邦不如他的曾孫漢武帝劉徹。

但作為帝王,劉邦還是獲得不俗的評價,主要是他成功統一中國,他開創的漢朝,統治中國400年之久,又有燦爛的文治武功,以後中國人以漢人自居,是繼周朝後,中華民族第二階段奠基的關鍵人物。但在太史公筆下,似乎對劉邦——他老闆漢武帝的老祖宗不以為然。《高祖本紀》就排在死對頭《項羽本紀》之後,若發生在後代,這有可能是死罪。

太史公筆下的項羽,雖是只有匹夫之勇又婦人之仁之輩,但總體上算是謙謙君子(有人就說項羽是中國最後一個貴族),而劉邦卻是不折不扣的地痞流氓,為人好色,侮辱知識分子,對功臣用完即棄,一切只看功利。最令人忽略的一點,是漢高祖擊敗項羽,關鍵是他背信棄義,在訂立鴻溝停戰協議兩軍退兵時,突然撕毀國際條約,追擊楚軍,才有之後的十面埋伏和烏江自刎。

不過以後的中國人,大抵都信奉勝者為王的真理,劉邦成為了崇拜的對象,而項羽就被視為失敗者,遭後世唾棄。劉邦為中國人奠下勝者為王的思想真理,至於甚麼叫禮崩樂壞,士為知己者死、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等老套概念,只隨着徐福和三千童男童女東渡而去。

(本欄逢周二刊登)

撰文: 王弼 曾任基金首席經濟師、智庫行政總監、生物工程師等。不認為當社會上的1%有甚麼問題,鼓勵讀者以晉身1%為榮。
欄名: 一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