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健儀
方健儀

「中學生應否談戀愛?」

發佈時間: 2021/05/24

「中學生應否談戀愛?」

上星期講到我身為「香港傑出少年選舉」評判,自家創立的評分分層理論。第一層即身體語言,及第二層的自我介紹環節是搶分關鍵位。正所謂「一開口已經知你得唔得」,你能否脫穎而出,首兩層我已心裏有數。

話雖如此,參賽者不能「Hea着」應付第三層,即問答環節,因為有人在此階段錦上添花,也有人墮馬。在這一層,沒有標準答案,最重要是兩個字--分析。以我們的小組評判團為例,一位是資深校長,一位是青年商會會長,我則是一名斜槓族。三人的背景迥異,問題也南轅北轍,有時我也不熟悉鄰座評判的問題範疇,但最重要是顯示你的分析能力。

舉例,有評判簡單地問同學:「點睇人文與科學?」有同學即答人文行先,因為社會以人為本;有同學反駁並不一定,因為科學協助人類,不應分高低。兩人皆有理據及見地,同樣獲得高分。

我則喜愛發問貼地兼簡單的問題,因為愈簡單,參賽者愈容易鬆懈(有時評判也是一名魔鬼)。老套如「中學生應否談戀愛?」也是考牌題目,因為在這種高階比賽,評判不會滿足於你答是或非,應或不應,而是要求獨到分析。不應談戀愛是怕影響學業,但又心癢癢想拍拖中間的角力,有何方法專心一致?應該談戀愛的理據為何?男女朋友除了食飯睇戲,在學業上有否裨益?有沒有成功例子?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有難度的問題。當日我的問題包括「姜濤效應」、「KOL風氣」、「廢青標籤」,表面淺顯,但期待的是深度回應。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要評核一名15至17歲少年是否傑出,不是單靠幾十分鐘的面試,而是成長以來的持續修行,看看每位參賽者提交的履歷,人人學業、運動、音樂、義務工作兼備便可知一二。持續修行這回事,不只是少年,青年、壯年、老年亦然,作為評判的我,共勉之。(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方健儀 傳媒工作者,包括電視電台節目主持、司儀、大學兼任講師、傳媒顧問等。
欄名: 破天「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