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權
潘少權

文藝復興時期 「壯遊」打卡

發佈時間: 2021/06/04

文藝復興時期 「壯遊」打卡

去佛羅倫斯,Uffizi Gallery是必遊之處,其鎮館之寶包括Sandro Botticelli三幅代表性作品︰《春》、《維納斯的誕生》和《三王來朝》。《三王來朝》畫中,作者Botticelli把自己和出資給他畫畫的有錢人,都畫進畫中的做法十分有趣,跟敦煌隋唐時期壁畫中把贊助人加入畫中如出一轍。

曾幾何時,即使那些英國名門望族、富貴財主想去參觀這些名畫也不易。上文提到17、18世紀英國富胄貴族以長途遊歷歐洲為時尚,其中以意大利名城為終點。1670年,英國人Richard Lassels在《Voyage of Italy》中,叫這種文化朝聖之旅為Grand Tour,中譯「壯遊」。

壯遊,一段長途跋涉旅程,像年輕人的成年禮。當年這條文化朝聖之旅目的就是增進知識、開拓視野,以便返回家鄉後可在政商界中闖出名堂。故拜訪當地名人貴族,一睹古代文化遺產,可說是指定項目。但當時沒有公開博物館,因此旅人要拜訪當地權貴又或觀看名畫,非得登門造訪,或專程求訪家中擁有藝術收藏的貴族。Uffizi是當年最熱門的地方,旅人要得人介紹,拿出信物或介紹信才可入內參觀。

Uffizi原是佛羅倫斯政府的辦公樓,曾經統治該地區的大公House of Medici的後人,將其家族收藏捐贈擺放在此,吸引全歐眼球。1765年向公眾開放,1865年成為博物館,收藏極多極珍貴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作品,包括Sandro Botticelli的名作。

壯遊既非遊戲亦不是浪遊,而是具深層教育意味;不過年輕人遠離家鄉,身在異地,不少借文化朝聖之名行男歡女愛、賭博飲酒之實。後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令歐洲變得危險,為壯遊傳統畫上句點。但「旅行=啟蒙+享樂」觀念開啟了19世紀旅遊業。

壯遊跟現代人去某國某地打卡意義同出一轍,也是一種遊歷,只不過前者看似形而上,後者比較貼地而已,都是一趟某種形式的雞精之旅。

(編按︰「壯遊」一詞出自杜甫同名詩篇,766年作,當時他臥病夔州,乃一首帶自傳的敘事詩,從他年幼學詩至遊歷各地,由功名失落到滯居巴蜀,人生坎坷卻胸懷壯志。)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撰文: 潘少權 喜旅遊 穿梭南北東西 愛讀書 探索中外古今
欄名: 天地#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