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牙後無覆診 牙床收縮礙咬合

發佈時間: 2021/06/08

箍牙後無覆診 牙床收縮礙咬合

疫情下不少人為防疫而避免到診所求診或覆診,有箍牙人士近一年無覆診跟進療程,結果牙床嚴重收縮至牙腳外露,更影響咬合能力。有牙醫警告,牙箍不貼合、配件脫落等並非小事,可導致牙齒移錯位,甚至造成永久創傷,籲有上述問題要及早求診。有牙科診所近期則利用AI技術監察患者箍牙進度,有助及時發現問題及作出跟進。

牙科醫生利子傑表示,疫情期間,部分箍牙人士因怕染疫而不敢覆診,試過1日30個預約中,最終6至7成人延遲或取消覆診。到近期疫情緩和,箍牙人士才逐漸「回流」覆診,但發現不少人出現牙肉萎縮問題,檢查後發現多由隱形牙箍不貼合、金屬牙箍與橡筋等配件斷裂或受損,以及口腔衞生欠佳所致。

須按療程進展 調節牙箍力度

他解釋,箍牙療程最初會用磅數較重的橡膠助牙齒移位,隨着療程進展再調節牙箍力度。若患者無定期覆診,牙箍維持同一力度下,易致牙床、牙骨收縮等永久性創傷,除影響咬合能力外,亦會增加患牙周病等風險。而金屬牙箍與橡筋等配件斷裂或受損,輕則會割傷口腔,重則可致牙齒移錯位,若未及早補救,可致上述永久性創傷。至於牙箍清潔不當,會導致牙菌斑堆積,引發牙齦炎及牙周炎。

利子傑續說,有約20歲年輕人在內地箍牙後,因封關未能北上覆診,拖了近一年才向本地牙醫求診,其時他的牙肉已嚴重收縮至牙腳、牙筋外露。牙醫將他轉介至矯齒專科醫生跟進,對方也形容情況棘手。他指牙肉沒有自我修復功能,最多只能作牙肉覆蓋手術修補。他指,箍牙是一場持久戰,不少人士在療程中期就會偷懶,例如牙箍沒有戴足時數等,見不到理想效果時,動力又進一步下降,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診所AI遙距覆診 及早發現問題

他稱,為及早發現問題,近期不少牙科診所利用AI技術遙距為病人覆診,病人只需用「張口器」露出牙齒廣泛面積,拍照後上傳至應用程式,由AI分析牙箍有否不貼合、配件有否脫落等。利稱,曾經從病人上傳的照片發現其牙齒往不尋常方向移動,促其覆診後,發現他原來一直將牙箍倒轉佩戴,幸能及時發現並糾正。

此外,本地一間牙科診所早前訪問31名曾用AI技術遙距覆診的病人,分別有逾7成半及逾半人稱,遙距覆診可減少不必要覆診,及可看到療程前後照片後,增添動力定期進行餘下療程。

21歲牙科學生黃小姐說,為給未來病人良好印象,去年3月起箍牙改善哨牙。到療程中期,她因偷懶而無依指示每日佩戴牙箍20至22小時,幸醫生透過應用程式發現她的治療效果嚴重落後,覆診後按進度更換一批新牙箍,最終上月初完成療程。

記者︰李嘉慧

美術:陳超雄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