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的神秘密碼

發佈時間: 2021/07/05

π的神秘密碼

數學上其中一個最為人熟悉的概念,就是圓周率(即圓周除以直俓),用希臘字母π命名,圓周率這個常數的研究相當悠久。除了希臘,其他文明古國也各有紀錄。人類對圓周率的認識,亦可以說是一部數學史。

各國的古文明計算出圓周率,是大約等於數值3,巴比倫人就用25/8即3.125,古埃及人就用3.16;而希臘人阿基米德,便計算出圓周率是22/7與223/71之間,即已經準確到現代人常用的3.14。

這些古文明計算圓周率所用的,都是正多邊形周界法,宋朝祖沖之計算到7個小數位的精確度,之後一直未有大突破。

數學家對圓周率認識的一大突破,來自對於無限數列的研究,例如所有自然數對數的平方,即是1+1/4+1/9+……的答案與圓周率有關,現代數學家用一些比較有效率的數列,利用超級電腦把圓周率計算到50兆個小數位。

其實,圓周率除了挑戰電腦算法之外,亦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應用,例如統計學當中很多公式便有圓周率的身影,又如把3月14日定為國際π日,近年商界更利用當日推出生意噱頭。

事有湊巧,科學家愛因斯坦於1879年3月14日出生,而現代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史提芬霍金於2018年3月14日逝世。到底圓周率還有甚麼密碼未被發現呢?(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蘇奭 港台第一台節目《哈林奭失眠》逢周日深夜12時,以文化、科技、數據研究角度切入多元議題,看失眠夜的化學作用。
欄名: 哈林奭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