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權
潘少權

旅遊是人與生俱來「權利」

發佈時間: 2021/07/09

旅遊是人與生俱來「權利」

還沒法飛行,儲下來的AsiaMiles怎辦?之前redeeem了,之後不斷延期改期的機票又怎辦?我們生活空間太少,但節奏太快、壓力太大,飛,離開一下透透氣,差不多是大部分香港人的指定動作;加上廉航的出現,飛行變得十分便宜,為新一代空中旅人帶來全新旅遊體驗。

第一架噴射客機於1952年5月2日啟航,名叫de Havilland Comet「哈維蘭彗星型」,從倫敦飛往南非約翰內斯堡。有4顆引擎,載36人,時速720公里。當時這架飛機是非常創新的發明,比一直使用的螺旋漿飛機飛得更高、飛得更遠、飛得更快,而且十分安靜。當時坐螺旋漿飛機簡直是活受罪,但最終因技術問題和經營不佳而失敗。

6年後,迎來真正的噴射時代。「波音707」的飛行速度比「哈維蘭彗星型」快一半,更可多載5倍人客,經濟效益很高。飛機屬泛美航空,1958年10月從紐約首飛巴黎。泛美航空以「到歐洲旅遊是每個美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作宣傳推廣,配合「波音707」的機身和機翼的嶄新設計,令大家忽然愛上飛行旅遊。

何解?另一航空公司環球航空找來明星法蘭克仙納杜拉(Frank Sinatra),發行唱片《Come Fly with Me》,唱片封面上,他手指向跑道,這首歌吸引了100萬人飛行,一起飛上天空。

飛行大受歡迎,世界進入飛行時代,由機場大樓設計到空中小姐的服飾,都成為時尚話題。愈來愈多人改坐飛機跨越大西洋,而不是坐遠洋郵輪。航空公司也抓緊商機,10年後推出了「波音737」,成為產量最多的飛機;到1970年推出了「波音747」,這架Jumbo Jet的體積大、效率高,令機票價錢真正大幅下降。

飛行原是高危的冒險活動,一夜之間變成觀光旅遊,最後更演化成經濟產業。在「波音747」雄霸的日子,每5秒在地球上某個地方,就有一架「波音747」在世界某一個地方起飛或降落。

曾經我們活在飛行作常態中,今天要適應沒有飛行的新常態,但雙腳卻無踏實感。(本欄逢周三、五刊登)

撰文: 潘少權 喜旅遊 穿梭南北東西 愛讀書 探索中外古今
欄名: 天地#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