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進化論

發佈時間: 2021/07/26

貨幣進化論

貨幣發行經過幾千年由實物走向電子化,再到加密貨幣,中間經過幾個重大里程碑。但不論背後是何種技術,濫發的後果只有一個,就是通貨膨脹。

由貴金屬或其他貴重物品製成的實體貨幣,其價值取決於材料本身的內在價值。現代的政府往往因為財政壓力,可能會把錢幣愈做愈細小,混入雜質令貴金屬含量也愈少。但人民並不愚蠢,錢幣輕了,物價自然相對提高。

中國宋朝出現銀行雛型,就發展出由紙或平價金屬製成的貨幣,其購買力來自於兌換貴金屬的承諾。例如英國的英鎊,當初就是指一磅白銀的意思。若脫離貴金屬本位加印發行,隨時引發金融危機。二戰前德國就曾經經歷超級通賬,人民生活基本上變回以物易物。

貨幣正式脫離金或銀本位,其實只是近幾十年的事,1971年美元正式與黃金脫鈎。世界進入滙率自由浮動時代。美元亦正式成為「講個信字」的貨幣,每年出現通貨膨脹亦正式走入世人生活。

隨着銀行等金融機構交易電子化,支付方式亦開始電子化,貨幣流通量不再受限於實體貨幣及往來戶口結餘,貨幣不知不覺間電子化成為月結單上的數字。從此政府面對財政壓力,就可以注入流動性、量化寬鬆來減低。連印鈔機也不用開,自然更容易引起通賬。

數十年後,鈔票可能成為收藏品,只出現在收藏家手中或博物館內。但加密貨幣只是電子化後的又一科技創新,並不可以真正解決發行量及通賬問題。

(本欄逢周一刊登)

撰文: 蘇奭 港台第一台節目《哈林奭失眠》逢周日深夜12時,以文化、科技、數據研究角度切入多元議題,看失眠夜的化學作用。
欄名: 哈林奭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