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早搏」 或驚恐症來襲

發佈時間: 2021/08/31

心臟「早搏」 或驚恐症來襲

突如其來的心跳加速,不少人會憂慮是心臟出現問題,專科醫生表示,「早搏」可引致心悸,其中一個原因是驚恐症引起。精神科醫生指出,90%驚恐症患者會到急症室求診,檢查後卻未能找出成因,籲患者先治「心病」。中醫師則說,患者需補腎益氣、疏肝柔肝,而穴位按摩亦可助抗驚恐症。

心臟專科醫生陳藝賢表示,一般人靜止狀態下的心跳頻率標準為1分鐘60至100下,運動時則為每分鐘200下再減去自己歲數,例如40歲人士,運動時心跳率應是每分鐘160下,「每跳一下之間的間距要相同才正常」,若時快時慢,感覺到心跳異常,有機會為「早搏」,更可引致心悸。

9成患者先去急診室 未發現問題

他解釋,「早搏」是常見的病症,有研究顯示90%人都曾遇過「早搏」問題,目前原因不明,小部分或因冠心病、甲狀腺分泌或高血壓引起,大部分非因重症引起,包括驚恐症,「心律無事,但感覺到自己心跳好快」。他說,海外有研究分析100多名心悸患者的24小時心電圖,發現四分一屬於驚恐症引起。

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亦指,9成驚恐症患者病發時會先去急診室求醫,「患者以為自己快死,或者有絕症」,但檢查心臟卻無問題。

傅說,曾有一名30多歲、從事工程的男患者,因在地盤工作,擔心會爆疫而出現失眠,突然一日感到氣喘、胸悶、心跳加速、冒冷汗,急召救護車送往急症室求診,經檢查後並無不妥,其後亦曾復發,看過不同專科醫生,均未發現問題,最後轉介至精神科跟進。

腦部「失靈」 致短暫性心跳加速

傅稱,如腦部處理情緒記憶的杏仁核「失靈」,會導致出現驚恐症,出現短暫性心跳加速、氣喘、手震、出汗、腸胃不適、皮膚敏感及出疹,「患者會突然覺得如臨大敵,好似就快死、好驚」,18至35歲為高危組群,主要因學業、事業、家庭、社會議題及公共衞生引起,包括持續多時的疫情。他提醒,治療驚恐症要先了解成因,「學會放鬆,不要自己嚇自己」。

註冊中醫師何慧欣指,恐慌症屬焦慮症的其中一種,患者因面對壓力或激動情緒,突然出現心跳加速、頭暈、冒汗、噁心、呼吸困難、四肢顫抖等,中醫認為,經常恐慌會出現氣陷不上、上虛下盛、陰陽失衡的狀態,主要治療方法是補腎益氣、疏肝柔肝、健脾升清,可以中藥、針灸、穴位按摩配合推拿手法,紓緩症狀帶來的身體不適。

記者︰謝雅寶

美術:陳超雄

欄名: Healthy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