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無定時情緒差 功能性消化不良易腹痛

發佈時間: 2021/09/10

食無定時情緒差 功能性消化不良易腹痛

民以食為天,但不少都市人壓力大,飲食和消化都易受影響。有中醫師指,近年功能性消化不良變得普遍,且有年輕化趨勢,其中飲食不節及情志失調屬誘發主因,有病人因離婚影響情緒,病情持續半年。營養師則指,病因或涉生活作息,提醒患者如有需要,應尋求專業意見調節飲食。

消化不良有多種不同成因,註冊中醫師李嘉慧指,若有反覆消化不良,而與器質性、系統性或代謝性疾病無關,即屬「功能性消化不良」,具體徵狀包括餐後易飽脹、早飽、上腹疼痛或燒灼感等症狀,亦有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更可能同時有腹瀉和便秘。

患者趨年輕化

她稱,近年此症變得普遍,患者亦有年輕化趨勢,患者多見壓力大精神緊張、暴飲暴食、食無定時、吸菸和酗酒、缺乏運動等,甚至失眠,頭痛等,而飲食不節和情志失調正是主要誘發因素,其中勞倦過度、先天脾胃虛弱等都可影響脾胃,肝臟主疏洩,憂鬱惱怒則肝失疏洩橫逆犯脾,而致脾虛胃痛,出現不同證型。

李醫師稱,曾遇有46歲從事設計的女病人,本身面對同行競爭,長期忘我工作引致食無定時,偏再遇丈夫出軌並提離婚,終令事主情緒崩潰及胃痛入院,服西藥後胃痛曾停止,但往後半年來每次吃飯很易飽脹和曖氣(飽嗝),需以針灸配合中藥,輔以心理輔導,症狀逐漸改善。

調節飲食改善

香港社區營養師協會註冊營養師陳可兒表示,臨床上除壓力及情緒問題,消化不良可能涉及腸道蠕道收縮,或胃酸過多或過少等功能問題,另可能與生活作息有關,如食無定時、暴飲暴食,或常吃過油膩或刺激性食物。

陳稱,診斷時會留意病人飲食紀錄,留意會否有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食物,如油膩、辛辣、酸味,以至是含咖啡因食物,再讓患者嘗試避食藉以解決問題;若仍無法解決則可嘗試「低可發酵性短鏈碳水化合物飲食法(low-FODMAP)」,嘗試先後排除含單糖、雙糖和寡糖的食物並重新引進,從而留意身體的耐性程度。

她提醒,一般人應在營養師指導下採用該飲食法,因期間可選擇的食物或變少,影響營養吸收。

記者︰李明佑、李卓謙

美術:陳超雄

欄名: Healthy Life